这位中年男子正是他们三人的父亲李匡,李匡原本是洛阳人氏,早年曾在朝庭的匠作坊里,做过制造弓箭、弩箭的大匠。后来,洛阳战乱,李匡带着家人前往邺城投靠好友石猛。
谁料刚在邺城安家,又恰逢袁绍和刘馥开战,李匡只得和好友石猛带着两家人逃往刚刚安定下来的蓟城。
两年前刘旭派人在幽州各地招收能工巧匠,李匡和石猛都被选中,所以二人就带着全家来到上谷郡定居。
李诚好奇地问李匡道:“爹,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啊?”
李匡伸出粗糙的手掌抚摸着小儿子的脑袋说:“是公子下的令,让所有的工匠都放假休息一天。”
李信在一旁提起地上的几只胡人常用来盛酒的皮酒囊道:“父亲,这是大哥他们从草原带回来的马**酒,公子特别嘱咐送给你喝的,还有这两头大肥羊,咱们今天杀了它,好好地吃一顿。”
李匡眯着眼睛笑道:“公子盛情,可不能辜负了,信儿,你先去找人把羊杀了,别这样牵回去,要是让你娘看到,她肯定又舍不得杀掉。”
“诺!孩儿尊命。”李信高兴地牵着羊,找人宰杀去了。
李义和李诚则陪同着李匡往院子里走去。
李诚边走边欢快地喊道:“母亲、母亲、我大哥回来啦!”
话音刚落,从屋里走出来一位布衣裙钗的中年妇人,身后还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女童。虽然妇人身上只穿着粗布衣衫,却难掩她美丽的容颜。
李义见到母亲,连忙上前施礼道:“孩儿拜见母亲。”
女子看着李义,激动得嘴唇都有些颤抖地道:“义儿,你终于回来啦!好!真好!”
妇人说完,眼里的泪水忍不住就流了出来。
李匡走过来劝道:“孩子回来了,该高兴才是,你哭什么啊!”
女子伸衣袖拭去眼泪,连声道:“对,对,是该高兴,快!咱们进屋里去说话。”
李义上前伸手捏捏小女童白嫩的小脸蛋说:“嫣儿,看到大哥也不知道问好,大哥可是给小嫣儿带着礼物回来哦。”
小女童害羞地低下头,小声地叫道:“兄长好!”
李义一把抱起妹妹,然后伸手从怀里掏出一颗红色的宝石塞到妹妹的小手里。
小女孩惊喜地接过光彩夺目的红宝石,紧紧地握在掌心,小嘴甜甜地道:“嫣儿谢过兄长。”几人闻听此言,都放声地大笑起来。
。。。
全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午饭,李匡看着几个儿子都很受公子刘旭的重用,心里很是宽慰。
不过,想到自己祖传的制弓技艺就要失传了,心里又有点伤感。喜忧参半之下,就多喝了几盅,竟然喝醉了。
饭后,李义先将喝醉酒的父亲送去他的卧室里安歇,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里,准备整理自己带回来的行囊。
就在这时,三弟李诚端着一盅茶,推门走了进来。
李义接过李诚递过来的茶盅,先揭开盖子来抿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阿诚,对为兄这般殷勤,所求何事?”
李诚腼腆地笑道:“听说这次兄长从草原带回来数百匹良马,我想问问兄长,这次公子会不会分一些马匹给我们少年营?”
“真是巧了,今日,我向公子汇报西行之事时,正好听公子提过战马的分配。”
“啊!那公子他是怎么说的?”李诚紧张地望着大哥问道。
“公子说这批战马,会拿出两百匹用来售卖…”。李义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见李诚露出一脸失望的表情,他才又继续道:“剩下的战马先给各位将军每人挑选一匹作为备用战马,余者将会补充给你们少年营使用,务必使每人都有一匹战马。”
“此话当真?”李诚惊喜得差点就蹦了起来。
“阿诚,大哥何曾骗过你。”李义呵呵地笑道。
“大哥,你好好休息吧,我就不打扰你了。”李诚说完话,旋风似的转身跑了出去。
李义看着一贯老成的弟弟,竟然变得如此的急不可待,就猜到他这是要尽快地赶往军营,和他手下的那帮子小兄弟们去分享这个好消息。
果然,客厅里传来母亲的声音:“诚儿,你这么急匆匆的是要去哪里?”
李诚:“母亲,刚才石方找我,说是军营里有事要我去处理,我现在必须要过去一趟。”
“有事也不用这么急吧?你大哥才刚回来,哎!诚儿…”
“母亲,我先走了。”
李义听到这里,再想到弟弟那副猴急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