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到手的三品官儿怕是要飞,尽管他打心底有些看不起这职位,可凭他个人的确得不到更好的。
这么好的跳板,他傻了才拱手让人。
夏棋然难得每天都去看望生病中的老夫人,还时不时的亲自伺候。
喝着最疼爱的小儿子亲手喂的药,老夫人心里熨帖不少,尽管那一勺一勺的苦死了也没舍得拒绝。
“苏氏去齐王府的事情怎么样了?”老夫人不得不转移注意力,那药也不知道放了多少黄连,苦得胃痛。
夏棋然犹不自知:“虽然花了不少银子,不过一切都顺利。”
“苏侧妃父亲就一翰林,对她的帮助很有限,对她来说多一个娘家当靠山也很有必要。”
“齐王的侧妃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我们主动交好她要傻了才拒绝。”
又有靠山,又有好东西进账,苏侧妃若是蠢就坐不上这个位置了。
老夫人看了夏棋然两眼,叹了一声:“你是不是在怪娘?当初你中了状元,一定会入翰林的,是娘让你早些选择外派做官?”
翰林院是天下学子终极的梦想,尽管没有太多的实权,可社会地位优越。
从翰林院镀金出来的官儿也更容易成为阁老重臣,拥有一条辉煌的大道。
每届科举一榜的三名必入翰林,二榜进士及第则由皇帝选,所以叫点入翰林,名额有限,属于科举士子的最高荣耀,苏侧妃的父亲是这一类。
当然,作为状元也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比如夏棋然,当年就选择了直接当官,而不是在翰林院不上不下的窝着。
有些东西没有得到始终会惦记着,夏棋然说起翰林难免有些泛酸。
“娘,瞧你说的,翰林院毕竟是读书人的圣地,儿子有机会没能进去肯定有遗憾,可又怎么会怪你?”
“翰林院那么多学士,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我进去了就很难再出来。”
“当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瞧儿子现在的成就也不低,并不后悔。”
夏棋然难得如此坦诚,每届前三名,再加二榜点入翰林的进士,可想翰林院到底有多少人。
那么多翰林学士真的能全部清心寡欲的呆着?没事儿做做侍读,编编书?
哪个男人没有一点达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啊?
能镀完金再出来的屈指可数,人脉、银子、机遇一样都不能少。
没看苏侧妃的父亲都还在原地么?
老夫人松了口气,仔细一想还真这么回事儿:“如今你已经是朝廷三品,不错了,夏家的列祖列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咳咳……”
一口气卡着,老夫人咳得厉害,喉咙泛起一阵阵苦意,似乎味觉只剩下这一种了。
夏棋然连忙拍背顺气:“娘,你好好养身体,到了京城就该你享福了,外面自有儿子操心。”
尚书府的事情他可不想再来一次,万一又得罪了主子要拉拢的对象,可没有第二个苏侧妃来弥补了。
老夫人叹了口气:“为娘知道了,不会出去给你惹麻烦。”
尚书府走一遭,现在还心有余悸,真被吓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