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道:“那是开国时代,百废待兴,不拘一格。现在是和平盛世,规矩还是不能不守的。再说那个黄文史,是太祖钦定的。”
谢迁道:“守溪先生,不如这份卷子还是呈请圣裁吧?”
王鏊道:“好吧!木斋先生,我会亲自谏阻皇上的。”
于是二人携手至皇宫。
宣德皇帝朱瞻基正在文华殿,由内阁首辅徐溥陪着,除此之外,还有位特别的天子伴读陈耀,一起等待主考官谢迁和王鏊汇报考场的情况。
陈耀,自然是如今皇帝朱瞻基的姑姑朱菁与如今交阯的明月王陈伺的儿子。
谢迁和王鏊正好要进来磕头。谢迁和王鏊,都是宣德皇帝朱瞻基尊重的金銮殿授课先生。
宣德问道:“两位爱卿,会试进展如何呀?”
“回圣上的话,出现一个意外事件,要请圣上圣裁。”谢迁回道。
宣德皇帝接过来试卷,端详着第一页,自言自语道:“字迹清俊,语言流利,结构清晰。”然后翻了几页,浏览一遍,又说道:“是个人才,好像是把五经题都做完了。不简单!”
谢迁道:“太祖时有成例,一个生员乡试时,把五经题都做了一遍,太祖皇帝钦准,免试直接赐进士出身,选入刑部为主事。”
宣德:“既然有成例,爱卿可参考成例亦无妨。”
王鏊听到这里,起身再次跪下,说:“考试必须八股文,文体有文体的规矩。考生分科治经,分科考试,考试有考试的规矩。进士们将来代表圣上治理天下地方,县有县界,府有府界,不能越界侵边,这是当官的规矩。农夫们插秧下种,只能种在自家的田垄内。凡事得有规矩。”
宣德:“王爱卿所言极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谢爱卿,依你之见呢?”
谢迁:“为圣上选贤任能,当不拘一格。目的是选人才。”
王鏊:“不拘一格的人才是没有规矩的人才。没有规矩的人才可能会坏事。”
宣德:“河水不走河道,那是祸害小民不走正道,那是强盗。人才一定要守规矩。不守规矩,才越大,害越大。一个考生做五个考生的题,坏了规矩,会误导人们贪多贪全,还是各守本分的好。谢爱卿,你说呢?”
谢迁:“圣上之言,非常有益,也是对这个举子的爱护。这份卷子的考生是个人才,就是有些年轻气盛,再磨炼三年,养心静气对他有好处。”
宣德:“徐先生怎么看?”
徐溥今年六十九岁,弘治五年出任内阁首辅,老先生辅助和辅导幼主,是掌管大方向的,一篇进士文章,对考生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对天下大政来说,纯属鸡毛蒜皮,对皇帝他小老人家的引导和规劝机会,要留在大是大非时使用,否则就是浪费。
于是他顺着弘治的思路说道:“圣上圣明圣裁!人守本分不出格,事守本分不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