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瓘问:“第三个是什么?”
李松有点犹豫,因为“空城计”说的是诸葛亮因兵力空虚,便故意打开城门,司马懿却担心有埋伏,不敢进城,于是主动退兵的故事。
但是李松不敢提司马懿,且不说他是当今皇上的爷爷,如果将来娶了公主,他也算是自己的长辈了,总不好去嘲讽长辈懦弱、胆小吧。
李松斟酌了好一会,才说:“第三个传说是诸葛亮与魏军交战,因为兵少,干脆打开所有城门,魏军却担心埋伏而主动退兵。”
卫瓘听了十分生气:“有这事?我从没听说过啊。就算担心有埋伏,难道就不能派几个人去看看?最多死几个人而已,却有可能生擒诸葛亮,这绝对是划算的买卖啊。想想慕容廆那次假装撤退,我军不也照样追击么,难道因此怕他不成。魏国带兵的是何人?”
李松只好谎称:“是曹真。”
卫瓘听了,这才舒了口气,一幅“原来是他,怪不得如此”的神情。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魏明帝曹叡时期与司马懿同为重臣,与诸葛亮对阵时屡吃败仗。诸葛亮四出祁山时,曹真卧病于军营,被诸葛亮致信羞辱,气愤而死。
因此,在卫瓘看来,曹真就是个畏诸葛亮如虎的人,遇到空城计吓得退兵就可以理解了。但是换了别人,肯定要派人去城里看看的。
对于卫瓘的说法,李松也是完全赞同的:就算害怕埋伏,派几个人过去看看,多大点事?诸葛亮将立马露馅。
李松认为空城计从理论上说根本不能成立,因为连普通人都能意识到其中的危险,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理当不会采用如此高风险的计谋。事实上,《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就没有提到空城计。
关于空城计,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司马懿其实早已看出是空城,但如果真的生擒了诸葛亮,那他对于曹魏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该解甲归田了。所以他要留着诸葛亮,这样外部威胁就会一直存在,他才可以继续掌控魏国的军权。
这个说法李松更不敢跟卫瓘说,虽然这种说法瞬间改变了司马懿的胆小鬼形象,转而成了高智商和韬光养晦的化身,但却意味着司马家是间接依靠诸葛亮才夺取了天下,这可大大有损晋朝皇室的尊严。
卫瓘作为三国时代的亲历者,诸葛亮的3个经典故事却连一个都没有听说过。虽然小说都要进行艺术加工,可罗贯中加工得有点过了,出现了一些不合情理之处。
就这样一路上闲聊三国,时间倒也过得很快。
临近洛阳时,卫瓘突然说:“我审问鲜卑俘虏时,听说慕容廆本来是打算撤军的,但是因为看到了马镫,才改变了主意,留下来与我军决战。”
李松有点愕然:“这么说来,如果没有看到马镫,慕容廆早就撤退了,我们就很可能消灭不了鲜卑军,立不了此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