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到苏州有三个月了,恒王府的修缮已经接近尾声,做为恒王府暂时的居住者,新近被派到苏州的按察使贾雨村,在每日公案以后就来这后花园冥想,恒王当年那个姬妾成群且又尚武的王侯随着明王朝如今早已作古了,十八年来,清朝灭掉了几乎南明王朝的所有势力,朱家的天下再也找不到喘息的机会。很多汉人剪了发做了清朝的官。传统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被清朝用刀箭彻底扫荡了。而当年繁华的恒王府如今也已经是物是人非,后来住过的北静王如今也找不到踪影,当年钟鸣鼎食之家已经是王谢堂前无燕子了,而后花园中香藤异蔓,倒还是翠翠青青,尤其有一片湘妃竹,让他想起一些久远的事情。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难免有些怀旧,贾雨村在他自己的历史里宦海浮沉,也已经是个年过五十的人了,这一次得以被当朝从监狱中提出来而委以重任,他知道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他在这片林中徜徉,似乎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许多事。而恒王府原本就是一个传说很多的地方,他更多的是感兴趣是其中关于姽婳将军的传说,他直觉这里潜藏了一个和他此行几位有关联的一个大秘密。
恒王府每一寸地他都用脚丈量过,他记得自己临行前大清皇帝召见他所布置的使命,作为自己参与的一段历史,某些王公贵族,尤其是贾家的远亲,他似乎更愿意相信自己臆想的真相。借着修缮恒王府他把恒王府每一个罅隙都翻遍了。他记得皇帝让他去找一本书,这本名叫《石头记》的书,这本书在坊间传得很火,有人说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但奇怪的是没有在市面上出售,只在民间手抄,皇帝说他相信南明小王朝有一股势力在这片目前自己的天下潜藏下来了,所有的线索应该可以从一些书籍中找到。因为文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一定怕某段历史不被人知道,怕某些人不能在历史上扬名。
皇帝让他去找这本书。他找到了,踏遍了江南的土地,这本书的流传还有上升之势,发现这还是一个故人甚至是他族人的一本小说,他在这小说里找到的线索,他收罗了市面上所有这本书的印刷本,他在犹豫,他怕这本书流传到京城,他不愿去深想皇帝到底为何让自己追查自己的本家写的这本书,难道要自己把自己的九族送上断头台。他只是出于本能冒着杀头的危险向皇帝隐瞒了事情的进展,他做这件事的目的没有人知道,但他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保护谁。他十分着急,虽然书没有写完,只有八十章,结尾在一个明显待续的地方,但他知道书流传的力量有多大,如果不在影响扩大化之前处理好,到他不得不将这书交给皇帝的时候,一切都完了。
这一次他认真地看着书里的几个章节,姽婳词这一段让他及其不安,这一段即使只是作为文字方面的追究也足够让早已千疮百孔的族人遭受灭顶之灾。国破家亡,作为恒王爱妃的林四娘虽然只是一个女子尚且有不让须眉的气概,带着一帮女人去和土匪奋战,他知道这个女子暗中指向了谁,知道这种把传说和现实揉在一起的文学形式其实是很不经推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向这些文人居然这样掩耳盗铃地曝露自己要歌颂的一切,书里面的林四娘他不用看都知道是谁,那个他和他的同盟一手培养出来的人,他知道自己和她的老师教了她什么,也清楚她有多少可能死在乱兵之下,他不知道的是这么多年了,当年那些活跃的任务如今都在哪里,他们的命运都怎样了。也许是关心让他希望她能活着,也许是直觉。他知道她不会待见他,自从他和他的盟友教了她两年文字,七年武功,他进了官场,她进入贾府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回忆有时候是这样的混乱,和时局一样,贾雨村仰天长叹,他要从哪里捡起这段乱世的历史。他打开了一幅自己画的画:燕云十八骑,又打开了今天得到的一幅石头记上的一幅绣像:金陵十二钗。这个作者就是这画面上画画的女孩。但画面上的女孩有十八个。他看着这些熟悉的脸,记忆的河流回溯到十八年前。今天是元宵节。这一切不是巧合。
1644甲申年,他想起这个永远会写入中国历史的年份,也彻底改变他一生的日子。他在纸上写:甲申年,八白运。天下大乱。东北入主中原。群雄逐鹿、军阀混战。甲申年,李自成陷北京。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崇祯皇帝薨于煤山,明亡。甲申年,吴三桂降清甲申年,顺治灭明,明结束甲申年,弘光安宗朱由崧福王即位
南京,他带着林黛玉的财产和家人流落金山寺,黛玉和她的奶妈坐在一辆车里,他的夫人娇杏正怀着孩子,和另一位女眷坐在后面的一辆车里,他和林如海家的四大家人骑在马上,这一路人马衣着华丽,骡马无数,箱笼众多,还带了一小队士兵,哪里像逃难。路上,车轮陷进了泥土,四大家人将黛玉的马车抬出了泥地。他骑在马上,不动声色地看着。林黛玉掀开帘子,露出一张小小的忧郁而美丽的脸。贾雨村原来是个不那么在意细节的人,但至今,他记得他的东家的孩子林黛玉那件淡紫色的披风,和那张小脸上强忍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