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脉巍峨连绵,由二十三个大小山峰组成,其中最高的四峰刚好呈东南西北四方拱卫中间的主峰,东方为岐峰、西方为毕峰、南方为翼峰、北方为斗峰,中峰则为坤峰,并称为青阳五峰。
岐峰、毕峰、翼峰、斗峰分别由青阳院最德高望重的四位长老主事,而坤峰历来都是由宗主坐镇。
新招收的内门弟子经过两年的武学、养气、德行的基础修习后,将会在大选比赛之后分散到五峰中修习,成为内门弟子的少年当然都希望能够进入坤峰,不但彰显了地位也说明了自身的天赋被看重,要是能成为宗主的亲传弟子,那更是鱼跃龙门,可以说未来武学道路将会是一片光明。
翌日清晨,经过一夜休息的一百名少年早早起床来到一个宽大的练武场上,纵横整齐有序的盘膝坐下,武场前端的高台上站立着一名身穿长衣背负长剑的中年男子和一名灰衣身体消瘦的儒雅老者。
白衣中年看到台下坐定后向前三步站于前端,清朗的声音传入每一名少年耳中:“我叫显阳,从今往后的两年我将会教授你们基础武学,希望你们好自勉励,能成为内门弟子的都是天资异禀者,但没有后天的勤奋挖掘,也是白白浪费了这份天资,所以但凡偷懒懈怠者将会必罚不贷。”
接下来显阳向台下的少年阐述了力量的基本原理:每个人都有修炼力量的能力,寻常百姓和武道大成者都一样,只是最终能到达的境界有所区别,主要差别在于自身天赋,再加上后天的修炼决定掌握力量的速度和技巧,造成了掌握力量的大小。寻常百姓与武道大成者的区别除了先天的武学天赋,后天的修炼资源,如丹药、武学秘籍、洞天福地等辅助资源也是至关重要,如果得一高人前辈指点更加会事倍功半。
至于儒雅老者名叫鲁象义,是负责养气、德行的教学,所谓养气既为培养体内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才能与天地气机相通,化外力为己用。用他的话来说,浩然之气与武道修为一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成。浩然之气滋养侠义之心,没有侠义之心的武者修为再高也只是一介武夫。接着还说了许多玄之又玄的说法,但看到台下少年眼神茫然,老者放弃了继续长篇大论的打算,只得悻悻而止。
台上两人相继说完后,不留歇息时间马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百名少年在练武校场上相隔分开站好后陆显阳演练了一套青阳院最常见的拳法,据说这套拳法是开山祖师爷融合百家之长,并且根据自身对天地的感悟演化所创,这说法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这套拳法从开山立派开始流传的现在,已经成为每一位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必学的基础拳法。
拳法名为天象拳,共有十七中招式,每一种招式有包含多种变化,但对于练武场的少年来说并不复杂,能通过这次的选拔,不但天资过人,且或多或少都学过一种以上的武学。陆显阳演示了两次天象拳,台下的少年已经学得有模有样,虽然大多都是只有其形而为未得其意。
一个上午就在练拳中度过,而陆显阳在一旁不断矫正指点少年们的动作。
中午则是两个时辰的打坐冥想,武道修行之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睡觉,进入冥想状态也可让身体进行休息恢复,同时还可让身体气机与天地气机沟通融合,借此润养己身的“气”,“气”越浑厚能感悟的范围越广,传闻武道大成者甚至能感知方圆千里之内的动静,一呼一吸都能牵引影响四周的环境。
苏远自然离这种境界差的不止十万八千里,不过闭上眼沉下心来调整呼吸,按照方法要诀,全部意念从感官中抽离,静静感受着身边的动静,不一会隐约能“看到”周围有几团模糊的影子,听到每个影子“砰、砰、砰”有规律的心脏跳动之声,苏远努力寻找辨认每个影子独有的跳动之声,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不知过了多久,飘离再身体周围的意识被一股力量引导回体内,苏远从冥想中醒来,顿时觉得精神气爽,练拳带来些许疲惫一扫而空。
练武场上的少年陆续从冥想中醒来,此时艳阳当空,在这微寒的开春季节,暖洋洋的阳光晒在身上顿觉整个人都像沐浴在温泉中,身体每一处都舒畅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