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人来到“汇香楼”。
经过一翻谈话了解,原来这四位大哥曾经个个都是有身份的人。因为军阀混战,错综复杂的原因家道中落,几个人都是常听戏班子见过大世面,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主,闲来无事做,在街头圈地卖艺,装傻充楞,隐藏身份,嬉笑人生。
刚才他们所报的名字都是他们为了掩人耳目的艺名。
领头的脸圆圆挺可爱的大哥本名郭天瑞,艺名“汤孟碟”。
个子高高大眼睛的叫高鉴良,艺名“道不得”
年纪最小的小兄弟是郭大先生的儿子叫郭明哲,艺名“常有理”
小眼睛的兄弟一口地道的北京腔,精明有才学着呢,他叫杨少翔艺名“沙有缺”
那位郭大先生祖上世代为官,执掌兵部大权。其它人都是他的部下和挚友的家属。光绪三十三年,因一宗礼部侍郎杨洪山错案,他仗义参奏为其翻案,被革职查办。一气之下带着死忠的旧部和家属上了山当了土匪,如今军阀四起,他们集体集结在城西井子口,大杂院里以卖艺为生,欲意参军,以观动向。
这原本是不能说的秘密,可能是上辈子有缘,加上脾气秉性相投才与我们道来。
张筱春也和几人一见如故,得知几位大哥的处境不是很好,又身怀绝技,有意招募他们一起拍摄电影。可是却被郭先生拒绝了。
郭先生说:“我们在街头圈地卖艺,虽是为了钱,但也不是为了钱。我们这种曲艺方式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这种工作性质一方面可以娱乐大众给自己枯燥的生活找点乐子。另一方面也能第一时间掌握事实动向,可以算的上是江湖百晓生。至于当什么明星,名角儿跟本没往那个上心思。生活在动乱的年代,大丈夫想扬名立婉应当是在战场。”
郭先生这一席话听的我俩是满心振奋,尤其是张筱目光里对郭先生充满崇拜满满。
没想到穿越到国民这一趟还能遇见这么有趣的人,他们也许就是相声行业的鼻祖吧。原来相声行业的企业文化这么励志呀。
我不禁发问:“郭先生请问您有没有为您的行业起一个自己的名字呢?”
郭先生说:“我们这个行当被人称之为杂耍,又区别于杂耍,一时间还真没想出什么好名字来。”
“按照您的描述,你们的表演形式比较综合,主要以说,学,逗,唱,为主。表演的形式加上传统的唱功。以相为主,以声为辅。莫不如就叫相声吧”这建议竟然是张筱春提出来的。
郭老板和几位小兄弟听完都纷纷夸赞:“总结的好,名字起的精准,以后这种表演方式就叫“相声”。”
大家共同举杯,共同庆祝民间又一新曲艺就此诞生。
我心想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呀,没想到相声行业成立这一幕竟然让我给赶上了,还是我未婚夫婿给起的名字。
饭桌上我们主动要求去参观郭师傅“相声班子”。想去大杂院完完整整的听一场他们的相声过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