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反问道,“早些知道又如何?十三你的选择会改变?或是说你坚信自己能劝得住那白小娘子?”
嬴泽心想的确如此,“算了,此事已告一段落,懒得去多想了。对了大兄,我这佯装挟持一事,你可千万要保密啊,尤其是对那赵高。”
“中车府令?为何?”
“他不是中了雨璃一箭嘛,被他惦记着总不好。”
嬴泽随意的解释着,心中则是暗叹可惜:唉,雨黎的箭法不行啊,怎么就没一箭射死那厮呢!他这以死相救的行径,忠心耿耿,祖龙对他只会信任有加。哎,麻烦。嗯...既然已射出一箭,就要贯彻到底咯。做人不能半途而废,得找个机会这样这样,再那样那样,然后再......
在胡思乱想中,马车渐渐驶入昌国城。此时城门已大开,城中也是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般。唯有县令府衙中一时难以散去的血腥味儿,还在诉说着此地曾经的惨烈。
回到昌国城后,嬴泽冒险去见了一面即将被处死的白徐,而后从下午到入夜便一直呆在屋中。
夜色静谧,嬴泽坐于案几前,油灯黄晕闪闪,映照在整齐排开的一枚枚竹简之上。案几上有上百枚竹简,奇异的是每一枚竹简上只写着两三个字便空空如也。
排在最前头的竹简上写着一个个大秦耳熟能详的名字,王绾、隗壮、李斯、蒙恬、蒙毅、王贲、章邯、胡毋敬、顿弱、姚贾、尉缭、羌瘣、辛胜、李信、冯去疾、冯劫......当今,这些人几近都是三公九卿中的大佬。秦能一统六国,这些能臣宿将功不可没。
然而嬴泽盯着些这些个名字,骤然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这些人的年纪大多偏高,单是年过花甲者竟已达到了半数。其中,王绾、隗壮、李斯、尉缭等几名重臣更是接近古稀之年。即便是与始皇帝年纪相仿的蒙恬、王贲、李信也是年过四十。
要知道在这个医疗条件极不发达,一个感冒也会弄死人的时代,能活到四十岁已是不简单,何况是一个甲子。辉煌的大秦帝国建朝不过四年,可一朝的中流砥柱却已大多步入年迈。这似乎已经在预示着大秦的败落。
嬴泽又是逐一扫过其他名字,刘邦、范增、张良、陈平、蒯彻、陈胜、彭越、项羽、韩信......嬴泽越看越是头疼,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年轻,尤其是项羽、韩信比十五岁的自己还要小。这光是从年龄上便能熬死一众大秦之人。
嬴泽深深的叹息着,这上百个名字是他绞尽脑汁的成果。这些都是在他印象中能在古籍正史、稗经野史中留下名字的人物。他原本试图从这些风流人物的事迹着手,去分析着将来天下走势的一个个细节。然而却头疼地发现这个法子有些愚蠢。
一是此法太过于纷繁冗杂,二是有些将来的名人当下根本不值一提。譬如此时的韩信不过十二岁,应该还在为温饱而发愁,也可能正准备接受胯下之辱,总之完全用不着去关注。再者,他也是意识到有一大批后世的名人,其实都是跟随刘邦而起的草根之辈。这便是应了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倘若那个时势并不会出现,也就有许多人不会大放异彩。
嬴泽渐渐平复了心绪。他之所以会写下一个个名字,主要还是因为被那张良和陈平的计谋给吓着了。他不想被人摆布,也深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要好好利用穿越的优势,来事先做好更多的准备。不过从当下来看,倒是他自己有些魔怔了。
然而嬴泽并没有意识到,他今日写下名字的举动,被后世史书记载为圣人预知百年世事,提笔著书点英豪。而由这一个个名字构成的英豪榜,也在后来掀起了腥风血雨。
“看来,还是直接对大秦进行改革更加靠谱些。可该如何入手呢?先改法治?还是经济?还是其他?也不对啊...我现在虽然是皇子,可也没权力弄这些啊。再说了,从古自今,革新者大多没个好下场啊。唉,头疼!”
嬴泽两个眉头正狼狈为奸的拥抱在一起,他越是思量越是头疼。
“十三公子,陛下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