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把压抑的气氛就扫光了,是啊,谁又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二天,各自骑着自家的毛驴,一起赶到山上去放。这几年,村里的骡马都被卖的差不多了,马不好养,骡子光干活不下驹,只有毛驴忙时可以耕地拉车,运气好时还能揣个小驴驹,养大了可以卖不少钱。驴肉在北方很有市场,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一说,龙肉大家不知道什么味儿,驴肉很多人都吃过,味道确实不错,很多家都把驴肉馅儿饺子当稀罕物。
上了山,几个人把牲口松开,让他们自己吃草,几个野孩子又开始撒欢儿。他们在刺槐地里,钻了很多“地道”,在平坦的地方铺上草,可以在那打牌、睡觉,饿了就去庄稼地里偷玉米、土豆、红薯,拿回来,烧把火烤熟,囫囵的吃,吃的满嘴黑乎乎的。山背后是一片果园,几个人又去偷苹果,每个人的背心里都塞得满满的。偷的太多了,吃不完,就喂毛驴吃。这些大牲口,也不知好歹,孩子们把青苹果整个地喂给它们,看着它们在嘴里倒了两下,就顺着嘴开始往下流白沫沫,不知道这么青的苹果,会不会把它们的牙酸倒了。
下山他们仍然骑着毛驴,有的还给驴配了脚蹬,骑牲口也有讲究:骑驴骑屁蛋儿,骑马骑中间儿,骑骡子在前腿边儿,这几个位置是几种牲口身上最舒服的。但牲口终究是牲口,是有野性的,有时也会使性子,甚至伤人,自强就被伤到了。
一天,他们骑着毛驴回家,到了村里的道口,不知道谁喊了声“驾”,自强骑的毛驴就跑了起来,越跑越快,自强死死抓着缰绳,抱着驴身子。谁知毛驴撒了欢儿,边跑边尥起了蹶子,把自强颠的实在抓不住了,被掀翻在家门口的土棱上,才停下。
自强感到胳膊一阵钻心的疼,其他人赶紧追上来查看,身上倒没有伤,自强也没言语。到了家自强不敢跟父亲说,怕挨骂。这样,直挨了一个星期,有天晚上,自强睡着睡着就叫了起来,胳膊太疼了,父亲就起来“审问”他,没辙他只能说实话,父亲也没说他,让妈倒了一杯白酒,坐在边儿上给他揉,疼到龇牙咧嘴的时候,父亲就边揉边用嘴吹,自强在时睡时醒中挨过了一晚上。
第二天,父亲带她去了远房姑姑家,这位远房姑姑是祖传的正骨手,听说是跟太奶奶学的,太奶奶的手艺更好,方圆三五十里地,不管谁受骨伤,都请她老人家正骨,把骨头恢复到原位后,用两根高粱杆子从中间破开,把伤了的地方绑上固定住,过上一段时间(伤筋动骨一百天),大人就可以挑挑扛扛,小孩又欢蹦乱跳,和往常一样。老人家心善,都是不收钱,纯帮忙,所以民声很好,到了七十多岁实在干不动了,就把手艺传给了儿孙们。
姑姑给自强捏了捏,突然一拉一扭,把自强疼的咧嘴就哭了,姑姑又再拉扭了一下,又揉搓揉搓,说:“没事儿了!这孩子,以后可得小心了,伤了得赶紧说,拖拉了就把小毛病拖成大毛病了,你要再拖一星期,我就正不了啦,得去医院做手术。回家以后要多注意,没事拉着小树抻一抻,骨头形状就恢复的差不多,你这几年可能有点伸不直胳膊。”
又责备父亲:“你这当爸的也真是,孩子伤着了你过了一星期才知道,以后多留点心,给孩子留下啥后遗症就有你后悔的了。”
自强爸忙点头陪笑:“是,是,以后记住了。”
路上,父亲对自强说,这个姑姑的手艺也不错,前几年村里的小孩儿大腿插到石缝里,根部骨折了,姑姑给正的骨,用夹板固定住,现在和正常人一样,跑跳自如,没受一点儿影响。
农村有很多赤脚医生,正骨手、接生婆、老中医,大多是亲族相传而来,多年以后就只剩下老中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