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小时候,村外一片又一片的“双抢”收稻谷的场面,是那么的热火朝天。现在只有很少人种早稻,双抢的场面是再也看不到了。就算是收晚稻,也都是用收割机了。
陆远家,现在只有他父母,还在家务农。而他的姑姑等人,早就在县城招商引资回来的,小工厂里做工去了,收入其实并不高,而且不稳定,忙时忙死,闲时闲的就像荒了地一样。
他的家,还是个小院呢,家里那株比他年纪还大的李树,就是他家的标志。一般有人给别人指他家的路,都是小河上大李树下,而不会说沿小河一走上最上那家。
已经经历了十几年风吹雨打日晒的砖瓦两层小楼,乡土气息浓厚的小院,很干净。鸡鸭的声音从后院传来,小河水细细流敞的声音还隐隐在耳畔。
家的后边,又是一片片的农田,接着小山头,连着连绵的大山头。
爸妈并不在家,陆远推开院门,将行礼放在大厅,从后院惹的鸡飞鸭跑的上了后山。遥想小时候,这后山就是孩子的一个大宝藏,各种城里人不屑一故的野味,是农村孩子的美食。
自从国家提倡退耕还林以来,村里也有不少人开山种果树,站在比他家房舍还高的后山前的田地上,可以遥看远近的果树,一片片的南风桔果树。
不过这东西当年刚移栽过时,很娇气,许多人并没有种活,现在很多人的产量也跟不上。
要说陆远服气的,还就是他老爹。可以这么说,整个重贤村,说到这些农事果事,他老爹谦虚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在他的印象里,自己老爹好像种什么都是最好的。
现在是7月了,炎炎夏日,陆远开始怀念小时候,老爹种的大西瓜了。
站在高地,四周的田地,菜地和稻田和南风桔树盤错交替。很多片稻田都已经抽黄,过不了几天就会被收割,这是村民种的早稻,是用来自己吃的粮。
陆远寻着熟悉的乡野之路,来到后山脚下,远远的,从果树之间,果然看到了父母勤劳的身影。他们年纪已经很大了,一辈子为他和两个妹妹操碎了心。
“爸、妈!”
站在几十米外,叫了。
远处的农夫和农妇,闻声有点迟缓的直起腰,看了过来,脸上顿时露出父母见到儿女特有的温暖的微笑。陆远看着这样的笑,在成年后其实是眼睛泛酸的。
“回来了,好好……”
“瘦了,在外面要吃好点……”
父母与孩子相见的惯例,絮絮叨叨的,却是充满温情,这种温情是有钱人感受不到的。
“爸妈,你们休息,这活我也会干!”
“去去,你一个读书人,哪会干这,别在这添乱……”
“谁说我不会,屁的读书人,咱是农二代,连这活都不会干,有脸说是农二代?”
陆远这话一出,顿时被他老爹在后脑勺上拍了一下。
“没出息,什么不好当,偏当农二代…去…站一边去,这里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