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闻言,心内很是扭曲了一瞬。啥?脸呢?赵昊这家伙,咋变得这般不要脸了?还兄弟情谊?还涕泪满襟?说你们不共戴天我信,说你们兄弟和乐,我就只有呵呵了。
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吧?我若不许你进京,就是自扇巴掌是吧?
想得挺美。只不过,你偏偏碰上的是我。我想见你很久了。
不让你亲眼见到我,你怎么会心服口服?你想要的,安稳繁荣的大晋,变革中兴的大晋,我会做到,会做的比你更好。
程知将众臣的神色收入眼底,唇角微勾,“众卿以为呢?”
“臣以为不可。赵王情谊可鉴,只是,此举不和祖制。”第一个开口的,是沈祁丰。他自以为摸到了皇帝的心思。
“臣以为,沈大人所言有误。大晋以仁孝治国,陛下更勘为孝悌典范。岂可不允弟弟吊唁兄长?”哼,话可不能乱讲。你当年这一番话,可是出够了风头。如今,只因不想赵王进京,便言行不一,此般德行怎勘为帝。
许济昌观赵珵胸有成竹,嘴角含笑,似是已有决断,便没有进言,只想看看这人又会做出何等惊人之语。
严放早就知道,这个外孙女和赵王斗得不亦乐乎,此等事,她自有分寸,不必掺和。
眼见在场众人大部分都表了态,程知基本上也清楚了,哪些人是有心投效自己的。这些人,既然有意,只要有品行,有才干,自己便会考虑。
程知轻轻一笑,“众卿所言,皆有道理。只是,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法理不外乎人情,赵王叔一片赤诚,朕怎好拂其心意?
藩王无诏不得离开封地,那朕便下旨召赵王入京。沈尚书,吴寺卿,周太傅,一应接待事宜有劳你们三位,按藩王礼制准备,务必让王叔感受到朕作为晚辈的一片心意。”
众臣被皇帝的旨意搞懵了,同意这尊大佛进京?这位陛下都不按常理出招的
怔愣数息,被点名的三人出列应诺。
只有许济昌,眉间一跳,祖宗之法不足守?她这是想干嘛?毕竟她从不讲无谓之言。
半月后,京都,登基大典。
京郊,程知按照近些日子突击的礼仪规范,绷紧了神经,在礼官的引导下,走完了整套祭天仪式的流程,并未出差错。
待祭天礼成之后,礼官遣校尉设金椅,置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丞相许济昌据诸大臣之首,率文武百官奏请新帝,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程知此时,便在群臣的扶拥下,向着那把椅子迈步。
那里,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手握权柄,生杀予夺,尽在一人一念之间,这滋味当真令人着迷。程知身处其间,也免不了有一丝迷醉,难怪古往今来,这么多人为之争夺厮杀、前仆后继。
只不过,程知只允许这种情绪出现一瞬。因为,终究,我不是赵珵,我是程知。
还有浩瀚天地等着我去探索,还有三千世界等着我去经历。一个封建帝王,痴迷权欲数十载,百年后也不过化作故纸堆中的一个名字,只是有造化的,还可以混个单列的帝王本纪,供后人研究罢了。
自己始终记得是为何而来,记得那片苍茫中若有似无的叹息,记得几个世界磕磕绊绊的摸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既是有此机会,便不妨顺着心意,使尽全力,看看自己能做到哪一步,又能够为这个有机缘相逢的世界留下点什么。
程知犹记得,当日向赵珏发问的那几句话。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你想怎样度过自己这一生?
而自己当时是怎么说的呢?自己是说,我想让这片土地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我想让世间消弭战火,天下承平我想改革朝廷现状,遏制土地兼并财政恶化。
这虽说暗藏了心思,因着赵珏单纯善良的性子,想让他主动退却,想要以情动人,可却未必没有几分真心。时势如此,既然已是身处在如今这个位子上,这个位子还是自己费尽心思筹谋而来的,那么,就要肩负起与之相随的责任。
今日,远远不是终点。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程知感慨了片刻,回过神来,只觉得全身上下都充满着干劲,热血激昂。沉身落座,面容肃穆,双眸却迸现出自信的光辉。
接下来,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奏乐,百官跪拜行大礼。丞相许济昌上前,取衮冕加于圣躬。
捧宝官开盒取皇帝玉玺,授丞相,丞相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
再然后,随着通赞官唱和,众臣按通赞指引各就其位,伏拜、平身、叩首、三呼万岁、搢笏、出笏,等等。百官按通赞官所唱步骤逐一而做,做完之后,百官退下,算是礼毕。
种种规矩礼节,虽说繁琐,却别有一番味道。国朝威仪,天子君威,很是震慑人心。现在总说繁文缛节,可放眼这个时代,君权神授,宗庙相传,却是极大地有助于巩固君主的统治地位。
之后,便是诣太庙,奉上册宝,追尊五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
一切完成后,皇帝百官车架还宫。
大乐鼓吹,庄严的礼乐声响起,程知穿着衮冕,升御座,百官上表称贺。鸿胪寺卿当众宣读新帝敕谕,宣布改年号为建元元年,尊生母贵妃严氏为皇太后,大赦天下,犒赏群臣。众臣随即三呼万岁。
这整个过程,一幕幕的,都被一个人瞧在眼里。这便是进京吊唁先皇、恭贺新帝的赵王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