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啦……”
耀眼的电光闪过,两根铜质导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放电现象,电流不断的击穿空气,炙热的电浆在将铜质导轨间跳跃着,眨眼之间导轨就被融成一团铜水。
直到此时,弩机才将铜柱弹射出来。姗姗来迟的铜柱一头扎进红炙状态的铜水中,在电浆的作用下同样迅速变红、融化,与导轨再也分不出彼此。
陈征赶紧将烧毁的电磁炮扔在地上,炙热的铜汁将积雪烫化,积水很快漫过了铜汁,雪坑里顿时响起阵阵沸腾的声音,大片的水气冒了出来,再被冷风一吹化作成白色的冰雾随着热气缓缓上升。
“……”
陈征默默的站在一边,等着沸腾的声音渐渐弱下去,伸手从温热的雪水中把他的电磁炮捞了出来。
被钉在弩机上的铜质导轨已经变成了融化又凝固的蜡烛状,而下面的木头更是被烫得碳化起火了,被捞出来之后还冒着水汽和浓烟。
面色不愉的陈征将融成奇怪形状的赤铜拆下来扔进旁边的筐里,发出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那木筐里已经盛了不少类似的熔融状铜块了。
“唉……”
陈征叹了口气。
他又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电压电流太低、电磁炮威力不足,与之恰恰相反的是,他的烦恼来源于过高的电压和电流。
巨大的能量瞬间击穿了空气,仿若闪电般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被释放出来,除了耀眼的闪光外还制造出了超过3000度的高温。
在这样的温度下,赤铜就像蜡烛一样轻易融化成铜水。
理论上,只要电压和电流足够,电磁轨道炮的威力就会无限的提高……但陈征敢说,即便是地球上已经趋于实用化的电磁轨道炮,也从没考虑到导轨之间的放电现象。
陈征依稀记得电压在1万伏特时,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这样看来地球上的电磁轨道炮所使用的电压应该没有超过1万伏特。
他们所采用的技术是“低”电压“高”电流的策略,利用40兆瓦左右、电压不明的电流驱动电磁炮,将弹丸加速到2千多米/秒,据称动能可以达到20到30兆焦耳。
而现代坦克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将类似长箭外形的钨芯杆加速到1千7百多米/秒,炮口动能达到11兆焦耳以上,对于匀质装甲的穿甲能力在800到1000毫米之间。
参考了坦克炮的威力后,将电磁炮的数据带入换算的话,刨除弹芯的性能问题,地球上现存的电磁炮穿甲能力大约在1600到3000毫米之间。
这样看上去,只要陈征能造出跟地球上类似威力的电磁轨道炮,就有希望击穿肉山的铠甲了……
但实际上,考虑到陈征的弹丸材质是柔软的赤铜,而赤铜的性能相较于钨合金或者贫铀合金材质的性能……那这个穿甲能力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这也是为什么陈征为什么保持超高电压的原因之一。至于另个一原因……是因为陈征要节省材料。
如果降低电压,陈征就需要制造稍低价态的离子,而“低”价态的离子所蕴含的电能大大降低,想要得到必要的电流就需要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怪鱼水晶。
这样一来,怪鱼水晶的消耗就变得不可接受了。
那么要不要在导轨之间放上某种绝缘体?
一般来说,绝缘体是指没有自由电子的物质,但是当电压高到一定程度,非自由电子也会被强行剥离出来,这时候就绝缘体就被“击穿”了。
想要解决超高压击穿的问题,那么就要增加非自由电子被剥离出来的难度。
增强分子对电子的吸引力?
以现代科技的发展程度,对于原子内部只能破坏而无法建设。所以增强电子吸引力的方法就只剩下研究特殊的化合物,用特殊的分子结构来加强其对电子的束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