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行至一无人之处,周允道:“赵兄刚才夸小弟学问渊博实属看走了眼。赵兄有所不知,小弟在进宫之前家中开有学堂,也帮着父亲教学生些简单的文章。这些经书我早就读过千百遍,说句让人见笑的话,小弟连睡梦时都会说上几句经文。”
赵仲青笑道:“原来兄弟之前是做先生的,不过兄弟的学问还是远超与我等。在下还是无比佩服。”
赵仲青无比喜欢与人交谈,便又拉周允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自入宫以来,除了韦妃、赵构和铜铃以外,周允与旁人说过的话还不超十句,今日得了赵仲青引导,才算敞开了心扉。
回到家后周允躺倒床上细想今日之事:前段由于自己太过自卑和封闭,便把这些宗室子弟看成高高在上之人。与赵仲青一席话后,发觉其实他们也和自己差不了多少。即使出身不同,处在同样位置的人还是能够成为朋友的。尤其是皇三子赵楷,竟是一个如此随和之人,若是能与其深交,定会对前途有大大的帮助。
入睡之时周允发现中午塞入怀中的那本书竟被他带了回来。从皇宫中带东西出来可是重罪,周允瞬间慌了神。只怪下午先遇赵楷赏识,后又与赵仲青聊得太过深入,所以竟忘了怀中之书。好在北门侍卫都已认得周允,出门时并没有搜查,真是万幸。看来只能待明日再带回宫去,就算进宫时搜查严格,但自己是侍读,带本书进去也不会有人怀疑什么。
周允想到如此也便平静了心神,随手去翻看那本书。
此书扉页上写“臣青献于嘉祐二年二月”,周允对这嘉祐二年无比熟悉,他最崇拜之人—苏轼苏东坡大人便是生于这年,算起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不过此书不似翻看的痕迹,里面的字迹还无比清晰,甚至还有墨香散出。
可这“臣青”又是何人,周允在脑中不断搜索名字中带“青”字的大臣,突然间想到一人——狄青。他对狄青了解不多,只知是仁宗年间的名将,而嘉佑恰是仁宗的年号,如此推测就这本《武经总要》的作者定是狄青。
周允往后翻了几页,里面果然有些手绘小人状的图谱,另有文字说明,这看来就是赵构所言的秘籍。他对武功本没太大兴趣,但那晚见到几个武林高手的身手算是彻底开了眼界,便认真翻读了起来。
周允所不知的是这本书其实不是封皮上写的《武经总要》,那本书编撰者是文臣曾公亮与丁度,是奉圣命所编的兵书,里面并没有什么练功之法。
这本书记录的正是狄青毕生的武学。狄青卒于嘉祐二年二月,临死之前将毕生所学编成书册献于仁宗皇帝。只可惜仁宗不懂武功,虽感其忠义但也不知该如何处置此书,只能将书藏于御书库之中,以备不时之需。仁宗去世之后此书被藏书官误认是《武经总要》的部分,于是便加了书皮,接着又几经辗转到了皇子们的书库之中。直到近日被赵构偶然发现,才算没有被彻底的埋没下去。
周允对武学可谓一窍不通,书上写的穴位与经脉让他看的云里雾里,要是今日赵构硬拉着让他指导书中的内容,他也是无从下手。
书中开篇介绍的刀法,接着是拳法,周允对上述没任何兴趣,便接着往后翻。最后一篇名为“神行之法”,周允见这名字觉得定是轻功,便细细研读起来。
虽然狄青是天下间有名的武功高手,但其大半生都待在军中,著书之时他已时日无多,所以书上写的都是便于修炼的功夫,可以用来强军,像那些高深的轻功并未记录在内。“神行之法”讲的急速行军之术,讲的是如何训练可以让部队日行二百里。
周允在心中计算:舅父家距皇宫北门八里有余,目前自己连走带跑需近半个时辰,若按一天行军六个时辰,按神行之法一个时辰可行三十余里,半个时辰可行十六里,按此来算八里需要一刻就够。如能练成,他早晨就可以多睡小半个时辰。周允大喜,开始照书中所写开始练习调整呼吸,不料效果显著,当晚就睡得比平时深沉。
第二日周允照时起床,出发之前又细看一遍书中教的法子,然后大步朝宫城赶去。路上行人不多,自没人在意大步疾行的周允。
这次周允到达北门之后铜铃还未出现,看来确实较平时早了一些。周允想起怀中之书,便主动掏了出来。侍卫早就对他熟识,只象征性搜查了一下,见他手中之书乃是大宋著名的兵书,便笑道有空让周允给他讲解一二。周允见过了这关,微笑点头同意。
周允在门口又等了一会儿,铜铃才迈着大步出现。
周允见面便问:“铜铃姐,今日可是起的晚了?”铜铃一脸嫌弃道:“姐姐岂是会起晚的人,是你小子早到了一会儿。说来也真是麻烦,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用每天早上走这么远的路。”
周允听此心生喜悦,看来这神行之法真是管用,在心中默默的谢了狄青百遍。他本想将此法也告知铜铃,转念一想这毕竟是偷学来的,还是低调为好。周允道:“这几月在下确实劳烦了姐姐。他日构皇子成为国之栋梁,姐姐当记头功。”铜铃笑道:“今个你小子怎么嘴巴变得像抹了蜜,姐姐可不想占什么功劳,只盼皇子能平安长大就好。”
周允进书院后第一件事便是将那本“武经总要”藏进书库的角落,赵构昨日得了两个蹴鞠欢喜不已,便也便忘了此书。周允本对练武没有任何兴趣,经过早上之事后开始对那“神行之术”有了兴致。每逢闲时他便取书出来念上一会儿,清赶路时再依照着练习,如是过了半月他便达到了书中的速度,至于能不能日行二百,由于没有施展的空间还不可得知。
借着赵仲青的引荐,周允渐渐与其余侍读熟识了起来。众人对他的印象果然也和赵仲青一样,觉得他将来必成大事。周允内心窃喜,但也只能谦虚说自己记性不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