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娃一听大伯说不让他读书了,筷子里的菜都掉了,整个人都懵在那里。
周三婶姜氏目光森森地看了周大福一眼,明显是对周大福的话所不满。
反倒是周奶徐氏和周三福反应淡淡,似乎周大福说的不是他们孙子/儿子似的。
周德旺对周大福的说法也有些恼怒,他以为大儿子是打着二孙子的主意,没想到连他小孙子都算计上了。
而周意眉头一皱,正想开口说话,却被杨氏给抢了先。
杨氏听周大福说起这事便一直竖耳听着,这会儿得了机会忙接着周大福的话道:
“爹,我爹他是这么跟我们俩说的,我家大娃背书默写厉害,字又写得好看,考个童生不难。童生考试考诗词歌赋,考经文,只要背书厉害,字再写得好看,能简单作一两首诗,多半能被录取。但还需要经常进场考试的人指点指点,我爹虽也能指点,但我爹也就是位童生,有位秀才老师指点定能事半功倍,将来我娃能考个秀才也不定。”
杨氏有个做学问的爹,这些事情说起来头头是道,她还私下把她爹的原话给改了,她爹原是说周大娃有希望考中童生,她改为考个童生不难。
这一下便把原本有些恼怒的周德旺给唬住了。
周德旺连进过场考试都没有,哪知晓考试的道道,但一听到大孙子能考中童生他便有些激动。
村子里人喊童生也为童生老爷,毕竟只有考中了童生才有科举考试的资格,说不定人哪天就摇身一变就成为了秀才老爷呢。
他家若是能出个童生老爷,那说出去也倍有面不是,想那孙家孩子考中了童生,他说出去都倍让人羡慕,更何况是自个孙儿呢。
杨氏见周德旺似听进去了,忙接着道:“爹,您还记得我二姑婆家大孙子不,那位苏秀才?”
周德旺闻言忙道:“如何不记得,苏秀才还是你爹给教了,考中了秀才,这会儿应在晋城进学呢。”
杨氏的二姑婆嫁到了邻村一位地主家,知晓杨氏爹学问好,便把大孙子送来让杨氏爹给启的蒙,如今成了秀才老爷,别提多风光了。
“可不,当初就是我爹提点他,给他介绍了一位秀才老爷当老师,次年人家就考中了童生,没隔几年人家就当了秀才老爷了!现在苏家年年都要给我爹送礼来,对我爹感激着呢!”杨氏一脸得意道。
周德旺闻言更是意动,若杨氏爹都这般说了,说明他家大孙子是真很有可能考中童生,那他还真得把大孙子送去县里就学。
但若明年就送去,那他家中可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一时间周德旺很是纠结。
听三人说到这时,周意没忍住嘲讽一笑,反问了一句:“大娘,杨先生是何时跟你说的这话?”
杨氏确实是给人洗脑的个中好手,这大饼给画的,别说周德旺了,就是她听了也怀疑是不是周大娃一去县里上学便能考中童生了。
但如今这边关都打起仗了,情况还很糟糕,这会儿还惦记个童生不是有毛病吗。
若是朝廷不在了,那管你童生秀才的还有个屁用,再则就是朝廷还在,若真是战况严重,那科举考试也会暂时取消,毕竟届时朝廷打仗精力都不够用了,还考个屁试。
她才不信杨先生是得知打仗这个消息后,还让周家把周大娃送去县里读书,起码也得等等看边关那边的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