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小时后,纽约机场。
张鲁提着包,快步走出机场。出口处,一名黄头发的高个白人小伙儿,正举着一块牌子等在外面,上面写着张鲁的英文名字。
张鲁从口袋中拿出智能翻译耳机,戴上了左耳朵中。
“嗨,你是张鲁教授吗?”白人小伙看到张鲁走了出来,操着地道的美国乡村腔用英文问到,他手里拿着张鲁的照片。
小伙儿的话瞬间转换成了中文,传进了张鲁的左耳内。张鲁注意到,白人小伙儿耳朵上也带上了翻译耳机。
“是的,您好,请问你是?”张鲁用中文说到。
“我是杰克,爱森斯坦教授的助手,是他安排我来机场接您的。麻烦您跟我来。”小伙儿礼貌的说到,引着张鲁走向了停车场。
两人坐上了飞车。开车之前,杰克将放置在车前台上的一尊佛像摆放整齐了下。“张教授,您坐稳了,我们要开车了。”说着,启动发动机,车子飞向了天空。
纽约,不愧为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天空和地面来往穿梭的飞车,让整个城市的立体空间犹如快速运转的机器。
飞到空中,张鲁透过车窗看着城市。钛合金的新城市矗立在纽约老城的西边。纽约老城,哪些曾经高耸入云的钢筋水泥式摩天大楼,如今成了历史的痕迹,孤独的立在那里。人类全都搬进了新的城市生活,同样是为了生存。老城已经逝去,新城却同样继承了纽约城曾经的摩登和辉煌。
飞车在城市的上空飞行着,在城市中心,一幢立体锥形的高大建筑在太阳的照射下,分外明亮。那就是世界政府总部,世界各国政府代表就在那里,讨论和决策着人类的未来。
这并不是张鲁第一次来纽约。
作为国际著名的天文学家,这些年来,除了伏案研究外,便是接受国际天文学组织的邀约,参与各种研讨会。纽约更是来过多次。
飞车更快在一幢椭圆形建筑外停了下来。张鲁下了车,站在建筑外,抬眼看了看大楼。这里就是汤姆逊研究中心。
与其他国家的研究中心一般位于城郊僻静处不同,汤姆逊研究中心所处之处正是新纽约城的商务中心,与周围的摩天大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或许就是美国人特有的商业基因吧。
在杰克的引领下,张鲁教授一路跟随着走进了研究中心。
在研究中心大门口,站立着两位身材高大健硕的安保人员,一身武装装束,胸前挂满了弹夹,手上斜挂着一支电子脉冲枪。两人带着墨镜,一脸严肃地关注着外面的环境和进入大楼的人员。
如此威严的安保人员,倒也让人产生不少安全感。张鲁教授所在的北京航天星际控制中心虽然也是国内的一级安保单位,但是除了有武警站岗执勤外,并没有像汤姆逊研究中心荷枪实弹这般层级。张鲁教授倒也是头次见。
研究中心大楼内,人来人往形色匆匆。有人手上都攥着平板电脑,边走路便操作着;有人抱着一大摞材料,步履匆忙地跑了过去。大屏墙壁上悬挂着巨大的屏幕,上面正播放着美国近期的宇宙飞行计划和画面。
张鲁跟随着杰克走上电梯,直上8楼。电梯打开后,迎面而来的墙面上,写着汤姆逊研究中心几个英文字。
研究中心内,被全玻璃隔墙将研究中心分割成了若干实验区域和办公区。走到最里面一间办公室,杰克推门而入,张鲁教授也跟随着走了进去。一头白发戴着眼镜的爱森斯坦教授正与他的助手交谈着。
“嗨,张,终于又见到你了!”爱森斯坦教授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走上前来,一把抱住张鲁教授。张鲁用手在爱森斯坦教授背上拍了拍。
“自从20年前我们一起参与那次伟大而又悲壮的实验研究之后,我们可是一直没能再见面。”爱森斯坦放开张鲁,一脸遗憾的看着张鲁。
“是啊,爱森斯坦教授,我也很想念那时候一起奋斗的时光。时间过的太快了,那个时候我们俩还是年轻人,现在都已经成为老年人了。希望这一次,我们能有进一步的合作吧。”张鲁笑着说。
原来,早在20多年前两人就结识了。当时,同样是在世界政府的召集下,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等齐聚一堂,组成了一个专业团队,开展研究探索实验。
那一次,爱森斯坦和张鲁分别作为美国和中国知名的青年科学家,被派到世界政府。两人有幸被安排在了一组,一同开展工作。两人兴趣相投,专业一致,在工作中结成了跨国的革命友谊。在世界政府的实验项目结束之后,两人各自回去,20年之后,也成为各自国家领域内的领导性人物。
“这次世界大会结束之后,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国?”爱森斯坦教授询问到。
“我想尽快回国,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办。”张鲁教授笑着说道。
爱森斯坦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我这里有一件东西,可能你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