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场面话也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方巍便开口道:“李大人,咱们就此别过,请回吧。”
李士元也知道自己一个外人不方便待在这里,告了辞便打道回府了。
等李士元走后,方巍这才有时间继续刚才的动员大会,只见他爬上校场上的高台,冲正在跨立的士兵们喊道:“立正。“
顿时两百多号人,整齐地将双脚并拢在了一块,两脚后跟碰在一起的声音齐刷刷地传到了方巍的耳朵里。
看着眼前这些肃立的小伙子们,方巍心里非常欣慰,自己几个月来训练的成果,就快要得到检验了,也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和大明其他的正规部队一样,方巍并没有给自己的士兵披甲,倒不是因为没钱,而是方巍觉得没必要。
因为目前方巍所有的士兵都是火枪兵和炮兵,完全没有和敌人近距离作战的能力,披甲只会让他们增加负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其实方巍本来打算,连明军的制式军服鸳鸯战袄都不要,那玩意又红又厚,不仅扎眼还让人行动不便,但是考虑到现在毕竟是明朝,他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方巍深知冷兵器战有六成打的是后勤,虽然这次是去拱卫京师,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方巍拿出了后世志愿军的补给神器。
他出钱让城中的百姓,制作了大量的炒米和炒面,每个士兵最少都配备了十天的量,然后舍弃了军需粮草,除了炮兵排配有马车,其他两个排全部将物资背在身上,保证部队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没有热血澎湃的口号,方巍便率领部队走出了武清城,城中的百姓一个个都夹道相送,给这支逆行而上的军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虽然这不是方巍的初衷,但事已至此,伸头缩头都是一刀,还不如搅他个天翻地。当然,方巍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愣头青,出发前他已经做足了功课,把自己可能接触到的敌人和队友都调查清楚了。
就比如袁崇焕,方巍对他还是比较熟悉的,他是个有能力将领,曾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大力构筑“关宁锦防线”,多次和后金部队在该防线交战。但是因为皇太极的离间计,他被崇祯帝凌迟处死,家人被流放三千里,而且背上了一世的骂名。
方巍对他还是比较敬佩的,看看这次能不能想办法救他一命,不为别的,就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大明的边防事业。
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九号下午,方巍率领部队赶到了北京城,此时皇太极的旗军还远在通州,没时间管他这两百多号人的增援部队。
按照历史,方巍知道北京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德胜门和广渠门外,但是他不知道这两座城门分别由谁驻扎。
不过对于战果,方巍还是略有了解的,他知道皇太极在广渠门外吃了个不小的亏,旗兵损失惨重,不得已退兵到南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