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有个男人留下了一句话:一怒诸侯惧,一安天下歇。
他首倡合纵,其军事才华,无人能比。他的计谋,足以填平山岳,撼动天下。他前半生在秦国奋斗,战绩斐然。他后半生,抵抗秦国,战绩却是胜少败多。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这次要讲的名将公孙衍,又叫犀首。
一提起公孙衍,就会发出一个感慨:命运不公。
他出生魏国,成名秦国,两度为魏相,两次为韩相。侍奉的君主也比较多:魏惠王、秦惠文王、魏襄王、韩宣惠王。
他命运波折,虽有济世安邦之才,又有持戈征战之谋。这位文武全才的人,竟然被上天捉弄,郁郁不得志。最终,落得不知所踪的命运。
接下来,我们走进公孙衍的世界,看一下,这位命运多舛,不被上天待见的名将。
先来看一下公孙衍的个人简历。
姓氏名:姬姓公孙氏名衍,号犀首。
生卒:不降。活跃历史的时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14年。
战绩:助秦收复西河、首倡合纵、五国相王、五国伐秦、三晋结盟。
身份: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纵横家。
名言:老天虐我千百遍,我对上天如初恋。
公孙氏这个起源,有三种说法。
1、据路史记载,神农氏同母弟勗,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
2、出自姬姓,是姬姓诸侯的后裔。出生在王室的儿子,被称呼为公子,公子的儿子,被称呼为公孙。后代子孙,以公孙为氏,就是为了祭奠祖先的辉煌。
3、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诸侯之孙,也以公孙为姓,称公孙氏。
至于,公孙衍的姓氏出自何处,史料没有记载。但,从公孙这个氏族来看,他的祖上曾经是无比显赫。由于史料残缺,公孙衍出生的时间没有记载,只留下了几个字:公孙衍是魏国人,出生在阴晋。
那么,公孙衍是如何亮相的呢?
答案:公孙衍的出场很高调。
公元前334年,中原发生了一个大事件: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举行会盟,并互相称王。这就是战国历史上,有名的徐州相王。
齐威王称王遭到了楚、燕、赵三国干涉,最可怜的莫过于鲁、宋小诸侯,还被迫站队。最倒霉的人是宋君剔成,因为站队错误,被狠狠教训了一顿。几年后被他的弟弟宋康王取代。详情,请看君王篇之魏惠王篇
魏惠王以称王这剂蒙药,将齐、赵、燕、楚、宋、鲁等诸侯卷入其中。但,自己也很悲剧。魏国仗着国力强盛之时,欺负了很多诸侯,其中被欺负最惨的两个诸侯国:秦国和赵国。
赵国的邯郸劫难,导致赵成侯郁郁而终。赵肃侯继位之后,不是平叛就是伐魏。秦国的西河之耻,历经秦国六位君主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最关键的一点:秦、赵两国的君主,都富有朝气且是主动进攻型的选手。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子继位,这就是秦惠文王。据史料记载,秦惠文王生于公元前356年。也就是说,秦惠文王继位的时候,才十九岁。
十九岁的孩子能干什么?
现代人十九岁,正是熬过高三,进入大学的时候。好好学习、谈场恋爱、打几场游戏,这是十九岁的人,要做的事情。秦惠文王不是一般人,他的十九岁,舍弃了儿女情长,选择了家国伟业,甚至是血雨腥风。
秦惠文王继位后干的第一件事:腰斩乱臣商鞅。秦惠文王为什么腰斩秦孝公时期变法功臣商鞅,我在赵武灵王英雄传讲解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公元前334年,魏国与齐国,在徐州相王。秦惠文王又到了亲政的年纪,且稳定内政,掌握生杀大权。
赵肃侯找魏国麻烦。秦国也去找魏国麻烦。为了继承秦孝公东进伐魏的遗志,挥出了伐魏之剑。那么,以谁为将,这是一个难题。
秦惠文王身边能用且信任的人,并不多。最终经过一番衡量,秦惠文王选择了尚未出道的公孙衍。
秦惠文王为什么选择魏国人公孙衍,出兵伐魏?
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