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家的,是不是那个胖小子又欺负明光了?”太奶边说边走进来,脸上还有午睡的痕迹,看样子被吵醒了。
“嗯,太奶吵到你了?”四婶忙扶着她往炕上坐。
“没有,已经起了,听老二家的骂你,不会有别的事,一准是明光被欺负你才会跟她顶上的,要不,就你这个性子,她也找不到茬口说你,”太奶坐在炕上摸了摸撅着屁股玩木马的明光小脑袋说。
“是不是因为福儿?没气到你四婶吧?”方氏担心四婶大着肚子,照顾不了两个孩子,听到二婶在那骂四婶,怕是因为楚福儿惹起的,所以,急急地跑过来。
四婶蔫蔫的笑着说:“不是因为福儿,福儿还护着荣光呢,大嫂,快坐着。”
“老二家的那两个小子,没有一个好的,老大明扬跟他爹一样,阴测测的,心眼子贼多,二小子明荣,就是个混不吝的,以后,可别让明光跟他们玩,”太奶嘱咐着。
四婶点头笑着说:“我知道了。”
太奶又问:“老四木匠手艺学的差不多了吧?快从你爹那出徒了吧?”
原来四叔与四婶的爹都是木匠啊。
“嗯,已经出徒了,”四婶的脸上带上荣光,是为四叔自豪的荣光吧。
方氏感慨地说:“老楚家就四弟学了一身的手艺,要都是这样就好了,哎”
说到这个话题,太奶就是一肚子的气,埋怨说:“当时我嫁过来的时候,就觉得家风不正,养了这些多的大小子,没人教导,你爷爷家里家外的忙着挣钱,恨不能成为那县里的富户,可是他忘了将身上的本事交给儿子孙子,只知道苦自己累自己,将你公爹娇惯得天天念经诵佛,当时我说两句他还不愿意,说这是他前妻定下的,说你公爹自小身子弱,只要能传宗接代便好,是传下宗接了代,可是家也被他败了,哼,这个败家玩意儿。”
方氏和王氏都被逗笑了,太奶瞪了她们一眼接着絮叨:“你们别笑,你公公为了念佛不知花了多少银子,给老头子办葬礼请那些念经的和尚一下卖了三十亩地,后又为了立什么功德碑,又卖了十亩地捐了,老大这又拿走二十亩地去做生意,现在家里只剩下百十来亩喽家啊,就是这么败下去的。”
方氏脸上有点讪讪的,因为说起了自己那偷卖家里田产的男人,为了岔开话题,她问:“那养蚕的山不还在吗?”
“哼,在有什么用啊,养蚕的师傅一走,那山就剩下柞树了,还养蚕,这家里有谁懂啊?我曾给你爷爷提过,让他请师傅带带家里几个小子,好歹家里也要有个懂行的,可是你婆婆说,自家孩子都是少爷命,怎么能干那苦活累活,结果除了老四学了手艺外,剩下四个会什么?老大一心想做买卖挣大钱,可是他不想想,自家有什么的本钱,又有什么的靠山,哎就这么莽莽撞撞地拿钱走了,也不怕被骗了去,”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地说。
方氏的脸被羞臊地红了,摊上这么个男人,自己也没法替他辩解。
太奶接着说:“老二呢,大眼叽里咕噜的乱转,那心眼多着呢,可是,长得都不是正心眼子,我担心,哪天家里变成一个空壳子了,”语气里满含深意。
“啊?不会吧?”王氏轻呼一声,有些不信。
“不会?还有什么不会的呢,你爷爷请来的养蚕师父,现在可是在老二家的娘家干呢,老大家的,你还记得你每次给两个师父做小灶,老二家的都在背后撺索你婆婆阻止,说都是长工为什么不能吃一样的,凭嘛要给单做?现在想想,其实那时她就起了心思啊,哎”老太太手锤炕面,满脸的不忿。
“啊?那公婆知道了吗?”方氏和王氏都很震惊,齐声问。
“哼,怎么能不知道,你婆婆曾去她姐姐家闹过,可是她的姐姐一句话就将她堵了回来:那两个师父是冲着我家给的工钱多来的,是,那俩人是先在咱们家走的,然后才去老钱家,可你婆婆就不想想,老二家的为什么总拦挡不让对那两个师父好,老二还拖欠人家工钱,这不是明摆着赶人家走么,”还是人老经验多,一语道出根本。
敢情,二婶是奶奶的外甥女啊,天啊,这个家里两个儿媳妇都是奶奶娘家亲戚呢。
“老二不会这样胳膊肘往外拐吧?”方氏不相信二弟能这样坑自己家帮衬老丈人家,难道他不姓楚改性钱了?
太奶那皱纹的脸上写满鄙夷:“啥叫胳膊肘往外拐?人家那是给自己留后路呢,你们想想,一旦分家这些家产都要平分,一共兄弟五个,他能分多少,还不如趁着管家时机,让自己多沾点便宜,只是不知老钱家养的蚕有没有老二的一份,不过看他们穿金戴银的,应该在里面挣到钱了。”
“啊?二嫂的钱不都是娘家给的吗?”四婶王氏这样蔫蔫的性格人也开始不淡定了。
“就你个的傻子才会相信,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不想想,就你那姨婆跟你婆婆一样的抠唆,能给嫁出去的女儿天天买这个送那个?人家可还有三个儿子呢,”太奶白了一眼王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