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黛玉到底并不是贾家的人,也没立场去管这些闲事,又怕被周瑞家的看见反而说不清,也就立马走了,并未多看。
回到静恒阁后,她隐约还是觉得这事有些奇怪,只是百思不得其解。沈世喻下值回来后,一眼就看见黛玉眉头紧索,一副正在思考什么事情的模样,以为出了什么事,便问起黛玉。
对于沈世喻,黛玉不知为何对他总是知无不言,也就把今日她在贾府看到甄家人的事说了,又说自己觉得这事怪怪的,可怎么也想不通。
沈世喻听了沉吟了好大一会,才把之前沈鸿告诉他的,户部将欠国库银子的世家名单递给了征和帝之事告诉了黛玉,这名单上俨然就有甄家和贾家。
黛玉明白这名单交到了皇帝手中,这表明贾府目前肯定有一场劫难,只是这劫难可大可小。
可沈世喻又告诉她,甄家平日里在朝中党同伐异、贪赃枉法,在江南欺男霸女、为祸乡里,简直是无恶不作,征和帝已将甄家列为要查办的首要目标了。甄家有甄贵妃在后宫里颇得宠爱,肯定有了小道消息传回江南,所以甄家现在是在做防备。
听到他这么一说,黛玉算是明白了,四王八公,同气连枝,不仅要同享富贵也要共患难。所以她在贾府看到的场面,肯定是甄家的人将什么东西寄存在贾家。
可如今征和帝要清算甄家,若来日甄家真的倒台了,他们府上的东西也是罪证,要是在贾府里被搜到了,那就是大罪。
不管之前在贾府受了多少委屈,可总归父母逝去后,最疼黛玉的外祖母也在那里。黛玉不忍外祖母年事已高,还要为家族兴衰劳心劳力,若有朝一日贾府也有不测,她不知道外祖母该怎样挺下去,便想写封信提醒一下贾母。
只是这消息是沈世喻告诉她的,她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害了他。黛玉先去问了沈世喻能不能提醒贾母,所幸沈世喻答应了她。
但她还是担心会连累到沈世喻以及沈家,写信时黛玉将消息来源一笔带过,并不说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又将窝藏重犯赃物的律法条例也写了上去,只盼贾母能够回头是岸。
可她的一片好心终将错付,贾母还是老了,政治敏感度也开始下降了,她不再是荣国公故去后,独自支撑贾府时会玩弄权谋的老封君了。
贾母在收到黛玉的信看了后,一是见上面并没有可靠的消息来源,以为黛玉小孩子家家的听风就是雨,听了从哪里谣传的消息二是四王八公同气连枝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只要合作对象有难,剩下的几家是必须要帮忙的。否则便是默认毁了这份约定,那时候剩下几家的反咬和报复,并不是贾府能受得起的。所以贾母并没有将这封信放在心上,还写信回了黛玉,说她是小题大做。
贾母不知道几年后,她会为现在的决定悔不当初。王夫人和王熙凤利欲熏心、贪夫徇利,竟拿着甄家存放的钱去放利子钱。甄家被抄家后,全部财产都被上交了国库,可账目上还有好几万两银子不知所踪,户部派人找了许久都没找到。后来被征和帝查出来,当初是贾家窝藏罪臣财务,拿了甄家几箱银子,贾家更是罪加一等,王夫人和王熙凤姑侄二人也因重利盘削之罪,被处了死刑。
这边黛玉收到了贾母的回信,看到上面冥顽不灵的字眼,实属无奈。她是出嫁的女儿,娘家的事本来就不能多管,更何况贾府并不是她的娘家,只是外家,是以并不能把手伸的太长。
况且她提醒贾母是为了情分,既然贾母不领情,她也没什么好说的,没有办法,也只好撒手不管了。
沈世喻也看了贾母的回信,他知道贾母考虑的东西要比黛玉想到的多的多,是以早就料到了贾母是不会听黛玉的话的。
但他也没想着告诉黛玉这个原因,贾家人坏事做的也不少,征和帝要收拾贾家是迟早的事,谁也救不了他们。与其让黛玉那时候受一个晴天霹雳,还不如慢慢的让她知道贾府的罪行,以她懂事明理的性子,肯定知道律法大于人心,到时候对于结果也好接受一点。
借用了秦国灭六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