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帝王心术
开封府,又称“东京”;自从五代十国以来,便彻底取代了多次沦丧的长安、成为天下京城。
自周太祖郭威光复华夏,周世宗郭荣励精图治、力图恢复中原经济,至今已有二十年。
如今的开封,已是大宋首都。城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外城共有大小十四座城门、无论哪一个,都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内城共有十座城门,这里是达官贵人争名逐利的棋局;随便一座府邸、便可能住着当朝一品大员或是皇亲国戚。城门处往来的,大多是八抬大轿、高头马队,威风无比!
皇城共有六道城门,其中南面开三道、正对内城最为繁华之处。每日清晨寅时、文武百官上朝觐见皇帝,三跪九叩后各承奏折,商议民生政事。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影响着天下大势!
今日早朝不同以往,崇德殿中、居然放着一口尚未封盖的棺椁,棺椁内盖了一层白布、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等到文武百官分左右站列、三跪九叩之后;赵匡胤从龙椅上起身:“众卿家,朕今日实在是悲戚无比啊!”
“圣上节哀!”下方文武百官齐声回答。
赵匡胤走下金阶,来到棺椁前:“朕的结拜兄弟、大宋的神将——王政忠,居然公然反叛朝廷、图谋兵权,想要推翻朕。这倒底是为什么啊!”
从一品大员礼部尚书持笏上前:“回禀圣上,王政忠咎由自取;按照大宋律历,还应当诛其九族!”
“混账!”赵匡胤大喝一声,礼部尚书立刻跪倒在地。
“他是朕的结拜兄弟,难倒你要把朕也诛了吗!”
礼部尚书皱纹堆叠的脸上满是惊恐:“臣不敢,臣不敢,臣不敢……”一边说着、一边磕头如捣蒜。
“够了!”赵匡胤大手一挥,重新坐回龙座。
“谢主隆恩。”礼部尚书如蒙大赦,连忙站起身。
赵匡胤看着朝堂下的文武百官,沉默了将近一刻钟、都没有人再敢进言。他终于开口道:“将王政忠厚葬,其后代永世不得为官;但家产全部保留。”
“圣上仁德!”看赵匡胤已经拿定主意,一众大臣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记录历史的史官却直步上前,一群大臣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圣上,王政忠毕竟有叛逆之实;史记上该如何记载?”
赵匡胤思虑片刻,沉声道:“就写他乃是朕的结拜兄弟;叛逆之事只字不提。至于他曾经立下的功勋,全部计入石守信和潘美名下。就让他功过相抵,只在史书上留下‘御弟’的名号。”
“臣领旨!”史官叩拜后退下,连忙将皇上的话写在笏板上、生怕忘记一字一句。
“今日朕精神憔悴,无力再处理政事,就先退朝吧。”
司礼监连忙尖着嗓子喊道:“退朝!”
文武百官再次三跪九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望吾皇保重龙体!”
此时,赵匡胤早已在宫女的搀扶之下,走出崇德殿。
————
笼罩在西安城上空的阴云已经散去;雪后初晴,阳光甚至有些刺眼。
大街小巷的百姓走出家门,开始铲雪;屋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缓缓融化,水滴从屋檐滴落、碎在青石地板上。
知州府内,家丁和丫鬟也像寻常人家一样扫雪;但扫出的积雪却不能堆放在府内,而是要用板车运出府外,以免坏了主人的兴致。
几只花猫躲在小木屋中抱团取暖,时不时地瞄一眼来往的家丁丫鬟。
“高公公,这边请。”知州府大门处,罗管家满面笑容地将一名太监迎进府内。
高公公跨入府内,身后还跟着两名低头不语的小太监。
“皇上听闻罗大人有伤在身,特允无须跪迎圣旨,咱们直接去罗大人养伤的屋子就好。”
罗管家闻言,面色一喜:“那好、我这就去召集全府上下……”
“不用了,皇上早有吩咐。为了不打扰罗大人养伤、只需亲属一同在卧室内领旨即可。”
“多谢圣上体恤臣民。”罗管家神色感激:“往前再右拐,就是罗大人养伤的卧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