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四月二日。
刘若宰被崇祯点为状元。
刘若宰殿试后,崇祯亲自阅卷点魁,先阅了13份卷,认为刘最好,一直校阅了63份,还是刘卷居首。于是便把刘若宰点为头榜头名。
虽然古代是讲究看脸的时代,但是刘若宰长的并不好看。但是崇祯却认为不好看的人,未必没有才华,更重要的是安全。
即授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当皇帝教师。
名中带宰的刘若宰高中状元后,为朝廷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曾向皇帝举荐过两个人。
一是以“智勇忠介、具经济才”而荐安池道监军史可法为安徽巡抚;
二是以“忠贞笃实”荐江宁主簿阮之钿为湖广谷城知县,两人上任后忠于明室,以全节忠,从荐人上可见刘既存忠君之心,又具识人慧眼。
刘若宰这人爱读书,喜欢收集资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叫《金莲传》的书稿,也不知道书中什么内容吸引住他了,竟然开始废寝忘食起来。
他…花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重新整理加工这本书,并且把书名改为金…瓶…梅。
于是一本伟大的书便诞生了。
只是现在看到这本书的人除了记得作者兰陵笑笑生,却没多少人知道他。
点完状元的第二天,崇祯便宣来了袁崇焕。这一年,袁崇焕44岁,按照现在这个年龄应该还算是一个有为青年。
宁锦之战后,满桂、赵率教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赏赐,但袁崇焕却因为魏忠贤让他的党羽弹劾袁崇焕不救援锦州,论功行赏时,只给袁崇焕增加了一级官阶。
尚书霍维华为此感到不平,上疏乞求辞去荫袭子孙的赏赐,但魏忠贤不许。
袁崇焕辞官回乡。明廷以王之臣接替袁崇焕为督师兼任辽东巡抚,驻扎宁远。
不到一年时间,宣袁崇焕进京后,帝国的主人已经换成了年轻的伟大的,充满抱负的崇祯皇帝。
崇祯任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七月,袁崇焕返回京城,上疏陈述兵事。
风尘仆仆的袁崇焕,跪在崇祯脚下,深感自己任重道远。大有一种悲凉无助之感。
“臣,袁崇焕恭请圣安!吾皇万岁!”
崇祯没有说话,四周也是一片沉寂。
过了半晌,崇祯想起以前学过的一片课文“廉颇与蔺相如”,于是含泪缓缓道:“不知袁督师可否听过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否?”
突然这一问,袁崇焕有些嘀咕,想了想如实回答,道:“廉颇乃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臣自然是听过的。
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更是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蔺相如乃是战国时赵国上卿,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蔺相如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臣自然知晓!”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道:“袁督师所言,有理,不知袁督师以为在我大明谁是廉颇,谁又是蔺相如呢?”
袁崇焕听后,惊的一身冷汗出来,道:“臣…臣…臣不敢妄自菲薄!”
崇祯道:“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袁崇焕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但毕竟也是人,不是神,也有一些自己的脾气。这一点,崇祯已经明白。
袁崇焕解了宁远之围后,逐渐骄横起来,与大将满桂闹不和,于是袁崇焕上疏请求将满桂调往别处,明廷于是召满桂回朝。经略王之臣奏书请求留住满桂,袁崇焕又因此与王之臣闹不和。诸多事情看出,袁崇焕并不是一个豁达的人,但至少是一个忠臣勇猛之人。
崇祯虽未提此事,但是袁崇焕自然明白崇祯的意思,连连磕头道:“臣有罪!臣该死!”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