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咱们先不说作战经验、兵力部署、派兵布阵,咱们就假设国公爷拿下了燕王,接下去国公爷准备怎么办?”李佑看到李景隆生气,生怕李景隆暴起揍自己,赶紧转换话题。
“自然是将其全家打入牢笼,押解回京……”李景隆毫不迟疑地说道。
“难不成国公爷出发前,皇帝没私下跟你说点什么?”李佑眯着眼睛看了看李景隆,笑吟吟地说道。
后世网上有很多关于李景隆兵败的分析文章,李佑曾经读过几篇,其中有一篇文章说,李景隆之所以失败,只要原因是因为不想担杀朱棣的罪名,因为李景隆在离开南京时,朱允炆跟他说了一句“勿使朕负杀叔父名”。
勿使负杀叔父名,这句话明面上意思是说不要让我担负杀叔父的恶名。
而在之后的战斗中,李景隆有数次机会杀死朱棣,但李景隆都放弃了,下令士兵活捉燕王,燕王看出李景隆的意图后,变得有恃无恐,亲自带兵在战阵上横冲直撞,而士兵受到活捉燕王的限制,不敢死战,被朱棣抓住战机翻盘,导致李景隆兵败。
当然,也有人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勿使朕负杀叔父名,这句话还可以理解成想办法在战场上把朱棣干掉,不要活捉朱棣送到南京,以免让朱允炆陷入尴尬。毕竟,造反要抄家诛九族的,把朱棣送到南京,杀叔父的罪名只有朱允炆背了。
而李景隆看穿了朱允炆的阴谋,才选择兵败,毕竟兵败的惩罚,最多也就是降爵而已……
无论是那种分析,都是基于朱允炆的那句话。
作为穿越者,李佑想从当事人嘴里证实一下。
李景隆双手叉在胸前,眼睛直直的盯着李佑,说道,“京城是不是有什么风言风语?”
“没有!”李佑摇了摇头,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只是好奇,皇帝将五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国公,肯定是对国公爷寄予厚望,希望国公做出一些事情!我只是想问问,将燕王抓住送到南京,是国公爷自己的主意,还是皇帝的命令?”
“这有区别吗?”李景隆眯着眼睛,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问道。
“当然有区别!”李佑笑了笑说道,“如果是皇帝的命令,那国公爷定当领命而行;如果国公爷自作主张,我劝国公爷还是好好想想……”
“这是为何?”李景隆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解地问道。
“国公爷先告诉我,捉拿燕王是皇帝的命令,还是国公爷自己的想法?”李佑眼睛死死盯着李景隆,希望从李景隆的表情中发现点什么。
李景隆双目微闭,思索了一下,然后睁开双眼,说道,“当日陛下亲自到长江边上为我践行,临上船时,陛下跟我说了一句,勿使朕负杀叔父名……”
果然,朱允炆还真说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