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紫阳书院不同于科举考试需要糊名,不过却也是需要数位讲书共同阅览以免藏有私心。
不过在书院之中即使你成了外舍生,若是公试不合格依旧会有被书院开除,因为用心不专做学问不用心。
吴莆向来是不会影响和干预书院招收新生的,不过是一时来了兴致。
讲书笑着将书卷恭敬的递到了山长的面前,吴莆接过考卷发现书卷清洁没有任何涂改的痕迹。
看得出乃是心中已经有了腹稿方才落笔,抱着这种想法方才去看考卷。
可刚刚翻看开头便是微微皱眉,赫然发现这名学子竟然在《正蒙》一篇中:
以知人为难,故不轻去末彰之罪;以安民为难,故不轻变未厌之君。
后面竟然接上了句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前言的意思是因为了解一个人太难了,所以不会轻易去揭露一个人并没有表现出来的罪行;
因为安定民心太难了,所以不会轻易的去夺取一个还没有让人产生厌倦的君王之位。
可是他竟然用《孟子》中的一段话接了上句。
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服从的,才是心悦诚服。
实在是不伦不类,只有《孟子》,《论语》之中的选句默写正确。
后面的试帖诗也更是一塌糊涂,对韵格式都是错的,这种水平看起来和一个七八岁的蒙童差不多了!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这幅字有几年的功底,看得出临摹的乃是黄道周的小楷,有其飞鸿舞鹤之形。
虽然如今徒具其形再过几年想必便能有精进。
就在吴莆沉默之际,作为书院面试的讲书张经站了出来。
“山长,乃是我一时疏忽竟然让此等心性不定的学子混入其中!”
在他看来来紫阳书院参加考试,竟然连最为基本的四书和理学的典籍都未曾背下,还用这种鱼目混珠的方式应答就是心性不定。
他起身行礼,吴莆问道:“你当初抽选的时候,可是选的乃是孟子或者论语中短句?”
张经颔首,不解的问道:“山长您是如何知晓?我的确选的乃是孟子中梁惠文王篇前半段!”
其余的讲书也是不解,吴莆抚须道:“你们看看这张考卷,如正蒙,幼学琼林中多用孟子和论语中篇目应答,而且所有论语和孟子中节选的句子皆是正确!”
“这是哪县的学子?”
立刻有人答道:“回山长的话,此人乃是歙县岩镇王素!”
听到这个名字微微蹙眉,因为他想起了在长街上相遇时那名学童便是唤作王素。
十四岁自然是称得上学童,他想起了初见时对方身上有几处补丁,可谈吐却是不卑不亢。
出身微寒却能够有如此心气实在难得,而且今日这番作答也是能够说得清了,这些穷困百姓家的孩子书籍本就是稀罕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