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后世有个笑话,八十年代国营店里贴出告示,上边写着“禁止殴打顾客”。
现在听起来像是搞笑段子,这在当时可是普遍现象。
就像上次在友谊商店,那还是当时北京首屈一指的高端涉外商场呢,连外国人都不鸟,还能鸟你个死老百姓?
所以当时公家买卖的主要特点就是经常和顾客“打成一片”,字面意思的打成一片,真动手那种。
高薪是为了树立形象,证明这家店没只把钱花在装修上。
高薪也是对服务人员的约束和激励。
您表现好工作认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拿到这份工资,如果要表现不好,那对不起,后面还排着好几千人等着您腾地方呢。
“上岗人员需要先培训一个月。提前也要经过筛选,至少要保持最基本的仪容和素质。”
“那是应该的,一个月一百多块,别说仪容素质了,但凡脸上有超过两个以上的痦子,那都不能要。”
刘大妈琢磨着真要每月一百多块,自己家那个待业的小闺女也不是不能试试。
“另外,我们还想弄一个食品原料加工厂,先把店里要用的鸡肉和面包做成半成品,然后店里只是简单加工就可以出售了。”
“啊?还有一个厂子?”刘主任一下就懵了,这是碰上财神爷了啊。
这小胡涵真是比亲孙子还亲。
“也不算吧,这个加工厂和饭馆是一个牌照,算是配套。也就是前店后厂那种,只不过规模稍微大点儿,大概也要50多人吧,只不过工资要比店里的稍微低一点儿。”胡涵这要是用一只鸡下两个蛋。
“这个……这个也好说!”
刘主任大妈同志稍微权衡了一下利弊,五十加五十就是一百多人了,她第一次开始发愁这些人从哪找。
不过有困难也要上,办照这事儿对老百姓很难,但是对于体制内来说就好办多了,大不了托关系求人。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搞完了这一票,市先进都有可能入选了。
引进外资,配合工作,解决上百返城知青的就业。
刘大妈主任同志敢叉着腰在区政府里喊:“我就问!还有谁?”
俩人聊完,刘主任就急火火地回去了,事情宜早不宜迟,趁着对方这个冤大头还没变卦,得赶紧把生米煮成熟饭。
而胡涵这边也觉得捡了个大便宜,干企业最难的部分已经有人上赶着给办了,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了。
至于其他问题,能花钱搞定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胡妈这边这班是真不能上了,虽然每个月按时拿工资心里踏实,但家里这日进斗金的买卖确实光靠胡爸一个人忙不过来。
而且这胡爸最近还跟神经病一样鼓捣那台游戏机,拆了装装了拆的,都魔怔了。
于是胡妈办了个停薪留职,准备回家单干了。
胡涵抽时间写了一套从食品加工到员工培训选拔,再到经营规范以及加盟店体制的全套资料教给了胡妈。
虽然胡妈资质平平,但这套资料写得深入浅出,具体的地方也很详细。
其实胡涵这也是照前世洋快餐的内部资料抄的,谁让他真干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