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寂然一片,呼吸声错落可闻。
主战者鼻息粗重,情绪激昂,恨不得此时冲向边境,与金人死斗。
王次翁等人望着刘备手中的断刀,不由得想起昨夜从禁军中传来的风声。
这一日,殿前更无半点杂音。
散朝后,群臣归家,刘备则是返回寝宫歇息。
临安城中也没有消停,王次翁等人没敢出头,倒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了办法。
太学院里并不缺少读书读坏脑子的年轻人,王次翁去太学院叫来几个同乡后生,不知许诺了什么,
几位年轻人便犹如打了一针鸡血,急吼吼的冲了出去。
次日,垂拱殿。
早朝中,文武官员分列两旁,刘备看着众人。
“今日可是有事启奏?”
“官家,臣昨日前往太学院,偶遇几名同乡后进,委托臣将此物呈于官家览阅。”
王次翁将一张叠好的白纸交予太监,放置在木托之中。
刘备打开一看,粗略的扫了一眼,文章很长,结尾处密密麻麻的签署着许多人名。
说道:“朕翻开此文一看,这上面文笔生动,感人肺腑,字里行间足以见得用情至深,王副相,此文何人所做?”
王次翁一听,以为文中所言劝住了刘备。
微微行礼,说道:“此文乃太学生学子所写,让臣转交与陛下。”
刘备笑了,微微点头。
将白纸叠好,放于案几上。
“传朕口谕,天下之人,上至正一品官员,下至田间老翁,皆可评论政事,唯太学学子不许,参与科举士子不许!此为大宋政令,后世子孙不得更改!”
王次翁一愣,不明所以,只得低头口称遵旨。
内心暗想:“你还能生育?你哪儿来的子孙后世。”
刘备手指轻敲着案几。
“这篇文章,文采斐然,细细读之,每字每句都写着一个意思,说朕擅杀大臣,说朕坏了祖宗成法,说朕导致国家崩坏,不似人君!”
刘备手扶案几,看着朝中群臣。
“通篇下来,巴不得给金人当狗,跪地求饶,这就是当下年轻士子的拳拳爱国之心?”
刘备气急,忍不住拍了下案几,随即起身,将手背于身后。紧紧握拳,生怕他人看见自己微红的掌心。
王次翁赶紧上前说道:“官家,臣有一言,不知可说?”
刘备瞥了他一眼,知道他想说什么,无非就是给学子求情罢了。
“王副相,你不可说,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无非为士子开脱罢了。”
王次翁吃了个闭门羹,灰头土脸的返回队中。
“杨沂中!这份文章你拿着,按照文章尾处的署名,带着禁军,将这些读书读傻的士子,给朕抓起来!”
杨沂中打开文章一看,询问道:“官家,这五十余人,都抓?”
刘备点点头,说道:“都抓,不可放过一个。”
杨沂中领命而去。
刘备看着杨沂中离开大殿。
对着众人说道:“这些学子就是我大宋未来的栋梁之材吗?真是可笑,书没读几本,倒是对国事指指点点。尚未进入仕途,自己的骨头倒是软了。”
王次翁喉头涌动,想说些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