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轩没有带着你出去。”
“我是想跟他出去干革命呀!他不同意我去,他说要我守在这里……等到革命成功回来接我们去享福。”
王轩母亲笑了笑。心想留着这个忠诚不二的人在家里也是为自己的妻儿着想。
走到院子门口,那老管家陶生与自己的从未谋面的媳妇牵着孙儿早已守在那里了,先是上前握着陶生的已经苍老的手,眼里已经湿润:
“记得我们离开的时候,你还那么年轻……”
此时的老管家已经满头白发。风烛残年的样子。
“谢谢老夫人还惦记着我们。这是你孙儿王继,媳妇李晓,哦还有那边正在搭教室的是您老的亲家公。”
将地上的小孙子抱起来,侧面看,只见一片混乱的地上,仿佛垮了的房子,李晓的父亲正骑在一根横梁上做工。见到老夫人,正准备下来:
“您小心点儿,莫摔着了。亲家公也不年轻了呀。为什么不请人帮忙呢。”“村里的年轻人都参加游击队去了。有点儿年纪的才忙完收割。少奶奶一味地讲节省。”
回到屋里,李晓的父亲也回来了,一家人坐在厅屋里,一看家里连个佣人也没有,家里显得格外冷清。实际是李晓知道丈夫的事业需要用钱,所以处处小心节省把两个佣人都辞了。平时自己除了带孩子,还负责家里厨房的家务,平日里背上背着小孩,淘米洗菜,洗衣服的,早已没有把自己当少奶奶了,跟那农家女人一样的起早贪黑地劳作。
王轩的母亲把这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里认准自己身边的这个媳妇是为了王轩什么都肯失去的人。随着打开拎回来的箱子,取张银票递给陶陶:“你明天去县城兑了钱回来,顺便扶你老汉去看个病。你父亲己六旬老人,辛苦了一辈子,从现在起你来管这个家。一年收的谷子够吃不。”
“除了参加游击队的二十几户人家未收租子,其他都交了的。老夫人不信你去谷仓看看,都满满的哩。”
“那行。”
趁婆婆带着孙儿的时候,李晓在下厨,不大一会儿弄好一桌饭菜哄哄地吃晚家人暖烘烘的吃晚饭。
吃过饭,李晓又帮婆婆收拾好房间,这个房间是之前的婆婆在家时就居住过的主卧房,进到屋里:
“还真是跟从前一样啊。真是难为你们了。”
一行人送王轩的母亲进屋:
“你们都去休息吧,我与亲家公说会儿话吧。”
大家散去。
王轩的母亲首先感谢他们父女俩为王家的付出。
“从日本回国,我之前也想置些产业守着,一代婚生子地一代一代地过下去。没有想到他的心思……现在他人已经不可能回头了,我们都知道他走的这条路上的危险……也许有可能就是一条不归路。前不久他回锦城了,把他的事情都告诉了我,这个你们也许都知道。我们把锦城的大部分产业都拿出去了……支持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