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夜北风紧
王眉娥没想到,大年初三自家聚餐时,从老病号嘴里听到的风声,这么快就刮到了三棵树。
地上一片雪白,有些地方已开始结冰。一个几排灰白平房围成的三合院子里,传出稀稀拉拉的读书声,院子中心的一根木杆上鲜红的国旗在晨风中微卷,正中的一排房子中心悬挂着“二营第三中学”的木牌。
“报告!”萧梦迪上初二了,终于不用坐自家的凳子了,班里的每一条长凳都是学校的,每条长凳坐两个同学,一般是一男一女。她也终于不用老坐第一排了,这回,她坐到了第四排,她这条长凳的另一头,坐在一个中等个、比她大两岁的男同学周志,他家是十二连的,初二时留了一级。她一双细黄长辫,身条修长,出落成一个清秀水灵的少女了。
她站在初中部老师办公室门前,不得不大声喊道,里面“嗡嗡”声太大。小学部老师办公室在四甲班旁边,与露天公厕,仅十几米远。
“进来!”里面有了回应。
她一甩齐腰的两条细长辫,大大方方地推门而入,奇怪的是,几个老师立刻闭了嘴,埋头干起自己的事。
初中部二十多平房的办公室里,挤站着十张桌子。中间,八张浅黄色办公桌,每两张相对并一起,四对桌子上,坐八个老师。靠窗户那张,她知道,是唐校长的办公桌。另外,靠门边还有一张,那是秦教导主任的桌子。
她扫了一眼办公室,发现校长、教导主任都不在。整个办公室里,顶多四五个男女老师。
“陈老师,物理老师咋还没来?同学们都有点等急了。”萧梦迪站在班主任陈红艺桌前,她是初二甲班的学习委员,有责任反映情况。
“哦…,李老师今天,今天身体有点不舒服…”不知为啥,一向口齿伶俐、不拘言笑、学生们有点怕的陈老师竟有点口吃。陈老师蓝白圆点罩衫下的棉袄可能有点薄,办公室里火墙可能也不太热,以至于她的鼻尖冻得有点红。
萧梦迪知道,眼前这个黑红方脸盘、耳边扎两个小鬏鬏、个子挺高、面相威严的陈老师是河南人,才二十九岁,是十连老职工的孩子,场部中学毕业后,分配到三中教书。
突然,萧梦迪一眼瞥见,门边靠墙立着的一块小黑板上,黑底白字的赫然写着:
为全力支持上海青年同志们的返沪行动,我们物理教研组全体老师,从今天起,开始呆家里,直至上海青年同志们的返沪行动成功。
物理教研组 1980/12/23
天!萧梦迪脑海里立刻闪现出《红岩》、《青春之歌》里描绘的情形。新社会了,还会有这种事?她吃惊,又困惑。
斜对面一张办公桌前,黄黑白格子粗呢短大衣、黑呢裤子、两条大辫子的王眉娥正伏案批改着一大沓作业本,听见萧梦迪的声音,王眉娥抬起头,大概看出了萧梦迪的惊异神色,亲切正色地微笑:“萧梦迪,你都看见了?”
她望着美丽端庄清雅的王老师,心里不由升起一种敬佩、喜欢的感觉。其实,不止她,好些初二甲乙两个班的同学们背后都觉得,王老师的语文课生动有趣,比陈老师讲得好多了!仅稍稍次于初中部语文组组长四川人老师张林。
明明知道王老师比陈老师还大几岁,可她偏偏觉得王老师比陈老师显得年青好几岁!只可惜,王老师教不成自己了。因为,上初中后,她一直是分在甲班,初一甲、初二甲,班主任陈老师从初一到初二一直教甲班语文,而王老师带的是乙班的语文。萧梦迪为这点,心里遗憾了好久。而且,初一后,她和张英姿不在一个班了,张英姿、康雁翎去了初一乙。初二时,她和刘文格、高萍不在一个班了。刘文格、高萍、詹五一、黄兰、马华,在初一留级了。现在,和她一个班的,只有蔡卓娅、薄一苇。
偶尔,在三中课下碰到王老师,她心里都要高兴半天。每次,她都亲亲热热地,和王老师打招呼。而王老师也还是那么喜欢她,问长问短的。
“萧梦迪,你都看见了?”王老师好听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思想抛锚的萧梦迪回过神,点点头,微笑道:“嗯,王老师。”
“萧梦迪,你是个聪明的学生。记住,不要外传!你回班里去,让同学们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内容。”王老师沉着冷静地吩咐着。
“好的,王老师!您放心,您说的,我能办到。”
王老师满意地朝她笑笑点点头,又埋头批改作业了。王老师清雅美丽的脸上,嘴角挂着一丝亲切的笑容。
“还是这样吧!萧梦迪,你让大家把语文书拿出来预习一下,我一会儿去上语文课!”陈老师黑里透红的脸上恢复了威严,边说,边起身收拾课本。
“好的,陈老师,我这就回班里通知同学们改上语文课!”萧梦迪麻利地微笑道。
陈老师难得露出一丝笑容,朝她点点头。
然而,事与愿违。学生们还是很快都知道了!不过,当然不是她萧梦迪说出去的。
而且,萧梦迪也知道了,上海人闹返沪的事,已蔓延到整个三棵树了。
那天傍晚,她去俱乐部边上那个井台挑水时,看到伙房原来的卖饭口处围着一圈人。她放下水桶凑上去看时,墙上贴着一张粉红色油印小报。
听刘文格说,她场部中学上高二的二哥国安已停课回家了,场部街道上,到处是三五成群呼口号演说的上海人。
听妈妈说,场里的上海人,也像别的团场一样,成立了打狗队。打狗队专门到各连队巡查,遇见还在上班的上海人,便是一顿修理。
老波佬们也乐得浑水摸鱼,连领导们给搞得焦头烂额,说不动劝不动那些上海职工去大田上班,活该他们这些老波佬捡便宜,每天到地头晃几下,就回家了。
后来,干脆,老职工们连晃也不用晃了,也一天到晚,窝家里。大冷天,蛮享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