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的黄飞鸿看不过去,便想着靠武术来拯救国民,激起国民的斗志。
但在特定的年代里,黄飞鸿与李小龙是截然不同的。
徐客曾说:“我当时看了一些黄飞鸿的历史材料,发现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东西方文化交锋的边缘。他应该是一个受挫的角色,而非战无不胜,因为他一方面无法摆脱中国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又为西方思想而动摇。”
确实,片中的黄飞鸿,被两面夹击。
他武功高强,但受制于晚清政府,同时,饱受沙河帮的骚扰和攻击。
他的武馆被烧成一片平地,他本人差点儿被清政府和洋人合伙干掉。
此外,他又不是无脑一味的排外。
白富美,集合了西方女性的开放,东方女性的保守优雅的十三姨来到了他的身边。
她把西方的饮食、礼仪、语言、照相机带进了他的生活,成为他看世界的眼睛,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刚开始黄飞鸿嘲笑照相机是杀人的“玩意”,不相信枪,只信拳头。
之后,他被十三姨用枪救下一条命。
到最后,他本人亲自拿起了手枪。
与黄飞鸿的转变对应的,是严振东临死前,对黄飞鸿所说那句——
我们的功夫再棒,也敌不过洋枪洋炮。
可以说,整个影片有黑帮当道、官民火拼、列强与清廷拉锯,有落拓江湖的悲情,有男儿当自强的发聩声音……
由内而外透着忧国忧民的思绪。
犹记得影片最后,黄飞鸿和提督站在船头,望向远方的对白——
“金山?这世界上有金山吗?”
“如果这个世界真有金山的话,那些洋船为什么要来我们的港口?”
“也许,我们已经站在金山上了。”
黄飞鸿,1847年生于广东佛山,他纵横江湖数十载,凭着出众的智慧和绝技,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术大师。
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是佛山武术界十大高手之一,但由于穷困潦倒,因而经常以卖艺为生,他感到卖艺生活非常艰辛,所以绝不让儿子也成为一介武夫。
他想让黄飞鸿走仕途之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但黄飞鸿的心思根本不在学堂,他一门心思想要习武。父亲最终拗不过他,便只好传授他武艺。
没想到黄飞鸿竟然对武术有惊人的领悟力,不但学到父亲武艺的精髓,还能融会贯通。
七八岁,黄飞鸿便能跟着父亲卖艺,十二三岁,便在佛山小有名气了。
那时,佛山可是赫赫有名的武术之乡,街上卖艺的人也不少,有位前辈名叫郑大雄,在佛山赫赫有名,他擅长左手钓鱼棍法,基本上打遍佛山无敌手。
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曾有一个人,名曰“东方求败”,武术界最怕打遍天下无敌手,于是郑大雄就搭建了一个擂台,美其名曰:切磋武艺,一时间,各路英雄豪杰都慕名前来,但都被郑大雄打的落花流水。
黄飞鸿听闻后,也来到擂台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真的应了一句:初生牛犊不怕虎。台下众人也纷纷起哄。
郑大雄一看,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而且,他也知道了这个小子原来竟是武林高手黄麒英的儿子。
郑大雄接受了挑战,但对方毕竟是个未成年的毛头小伙,他有意让了黄飞鸿几招。
黄飞鸿岂能忍受谦让,要求郑大雄把招数尽量都使出来。
郑大雄心想:你小子口气真大!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以后我怎能在佛山立足?
两人你来我往,几十个回合下来,黄飞鸿竟然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郑大雄。
从此,黄飞鸿在佛山声名鹊起。
黄飞鸿除了拜父亲为师外,还拜了一位师傅叫铁桥三。
铁桥三是“广东十虎”之一,武艺高强,少年时期曾追随洪拳巨子,福建莆田少林寺觉因和尚为师。
铁桥三把毕生绝学“铁线拳”和“飞砣技”传给了黄飞鸿。
从此,黄飞鸿的武功更加出神入化,就连他的父亲黄麒英也不是他的对手了,真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十六岁时,黄飞鸿独自一人来到广州谋生,不巧遇见一群流氓强盗,黄飞鸿赤手空拳把十几个强盗打的屁滚尿流,一时被传为佳话。
黄飞鸿为人谦和,从来不惹是生非,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敬仰,于是黄飞鸿便集资在广州开了一家武馆。
黄飞鸿一生以武会友,广结江湖豪杰,也不断学习拓展,领悟到了其他门派的绝技。
相传他的平生绝技有虎鹤双形、铁线拳、工字伏虎拳、双飞砣、罗汉袍、单双虎爪、罗汉金钱镖等等。
其实,黄飞鸿的武功并不像我们在荧幕中看到的那样战无不胜,他在打抱不平中也曾经寡不敌众,身受重伤。
剧中的黄飞鸿风流倜傥、武艺高超、锄强扶弱、疾恶如仇,是英雄的代表、正义的化身,当然要有一些夸大其词了。
但现实中的黄飞鸿也的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武术大师,他强调“习武德为先”,可谓内外兼修,智慧和绝技并存,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
1978年,由袁和平导演、大哥成主演的《醉拳》风靡全港,开启了功夫喜剧的巅峰,并夺得当年的票房亚军。
大哥成饰演的年轻黄飞鸿,给这位南拳宗师注入了新鲜血液,黄飞鸿得以全新重塑。
其实自五十年代起,黄飞鸿便成为港岛功夫片中的的常客,而《黄飞鸿》系列于港岛的崛起,正是功夫片由弱转强的最好见证。
他的人生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皆被港岛电影记录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