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多数干这个行当的陶镇人,都优先把手艺传给自己家里人,对吴家这种外来户而言,难度系数还是很高的。
但是孟天青多吃了吴家这么多东西,肯定对这事儿也早就成竹在胸。
他会在吃早点时,有意无意地透露一些行业消息给吴氏夫夫。
吴爸也很有心地择取了很多有用信息。
吴过数着倒计时,熬完他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再次跟父母摊牌:
这学他是坚决不上了,课本那些东西来来回回就这些东西,他学业无望,趁早打工赚钱贴补家里好了。
吴爸吴妈虽说对儿子这个想法早有心理准备,但消化这个现实也是挣扎了很多天。
最后,两口子躺在床上,统一了思想:他们只当家中的长子是来报恩的,体恤父母才放弃学业。
好在老二老三还是爱上学的,虽然不知今后会不会有出息,但是目前看来不像吴过这般对学习如此抗拒。
暑假过后,吴过也没回学校,而是每天清早在家里的小摊上帮忙。
多吃多拿的孟天青早就看明白了吴家的心思,他的早点时间也不自觉地延长:
整个陶镇,没有点沾亲带故的因缘,像他们家这种外来户,一时是拜不到像样的师傅门下学手艺的。
又赶上下岗潮,二厂三厂效益不好,眼看就要被工艺厂改组合并了。
想进工艺厂,对本地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容易事,对外地来的更是想都不用想。
不过,他孟天青昔日不错的朋友里,有个人称拐子张的,听说最近好像在收学徒。
拐子张,大名张德志,手艺超群。
据说他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就落了残疾,从此走路靠拄拐了,才被叫的拐子张。
落下残疾以后,拐子张的亲生父母嫌他是个拖累,就把他送给了陶镇上一对不能生养的夫妇。
后来亲生父母发达去了省城,成年后的拐子张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便恨上了养父母,跟他们断绝了来往。
他觉得要不是养父母多事收养他,可能他现在早就跟亲生爹妈吃香喝辣了。
身患残缺,心有隐疾,脑回路自然是和正常人不同。
虽然原生家庭让他对亲情讳莫如深,但他却收获了社会面的热情和关照。
残联把拐子张树立成身残志坚的典型楷模,也将他的故事包装传播,使他在业界崭露头角,并常受邀参加大大小小的国内外活动。
孟天庆口若悬河,吴过却听得格外认真。
他知道自己想进厂当工人不切实际,但是当学徒似乎问题不大。
吴过不知道,学徒在出师前,跟卖给师傅家的小牛马,并无二致。
当然,学徒也不是想当就当的,师父收不收还是另外一回事,拜师前师父也要看看是不是学手艺的苗子。
孟天青倒是个效率高的,第二天他一直坐到吴家早点收摊,临了递给吴爸一个颜色。
吴爸立即拽着儿子到孟天青身边,说“一会儿跟你孟叔走,你不是要学手艺么?孟叔给你找了个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