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汁兔这道美食起于元末明初,这一阶段秦岭开发进入鼎盛时期,商贾云集。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饮食文化历来很有特色,据说直到清末,市面上仍可见挎篮叫卖卤汁兔的商贩。
叫卖卤汁兔者中较有名气的是马家,别名“马卤汁兔”。这种卤汁兔形态呈侧卧状,色红味香,肉嫩可口,成为秦岭卤汁兔的早期雏形。
当时能够吃上这口马家卤汁兔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富贾一方,普通百姓尚与卤汁兔无缘。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手中的货,并不是正宗的马卤汁兔。
康熙三十一年,在咸阳城外大牌楼下的马氏卤汁兔店里,一位店铺伙计在制作卤汁兔时睡着了,醒来便发现煮过了火。
正当其惊恐懊恼之时,却发现烧出的兔不仅肉烂味香,就连骨头也烧得酥软,端出的兔肉香气四溢,引得过路行人纷纷驻足购买。
这场“无心插柳”使得马掌柜倍感欣喜,事后潜心研究卤汁兔的做法,按照大火煮、小火焖的步骤制作,这也成为了秦岭卤汁兔的固定做法。
研制出配方,便要给这道菜起个名字。
日后,一位秀才尝到卤汁兔,感叹道:“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齿馨长留津……好一个五香脱骨卤汁兔呀!”
由此,卤汁兔的全名便叫做“五香脱骨卤汁兔”。
算起来,马谡祖上靠做卤汁兔这门手艺红红火火,在他曾祖这一辈遭遇劫难,突然间衰落下去。
马谡没有这个心思,是周淑娥专门到图书馆查地方志才知道的。
嫁给马谡后,马谡看她比自己机灵,让她做了秦岭卤汁兔公司的总经理,她觉得这个事业要做大,一定得找到文化渊源,光那本制作秘方是不够的。
还真让她查到了一些东西,居然与太平天国扯上了关系,连马谡都是闻所未闻的。
凡事没个早知道,早知道会有后来的事情,周淑娥不会费力劳神去图书馆查地方志,马谡恐怕也不会同意她去,她去查了,并且查到了,那些痛苦的沉渣就泛起来了。
一般印象中,太平天国主战场集中在东南一带,而当时中国西北是另外一场“白帽”叛乱的主战场。
实际上太平天国战火也曾烧到西北,围攻川陕交通要隘咸阳府达半年以上,当时马谡的远祖马一粟一家正好住在府城里。
这年冬天,英王陈玉成因安庆失守转到庐州(今合肥),派遣部将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祜王蓝成春等率师渡过准河,开始远征河南、陕西。
这可能铸成了陈玉成的大错。后来陈玉成被俘杀,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分兵造成兵力单薄。
所以陈玉成曾经下令调回西征大军,由于多封告急信都被清廷截获,所以等到陈得才终于收到信件之时,远征军已经可以看到西安城墙了。
无奈西安与庐州相距遥远,在半路上陈得才就收到英王被杀的消息。
随后天京让陈得才率部经略陕西,招兵买马,期限两年,期满回援天京。
于是陈得才重新远征西北,这次选择从湖北方向进入陕西。大军攻占兴安府府城安康县,弃城继续西进,围攻咸阳府府城南郑县。
全军以陈得才、赖文光、蓝成春攻城西,梁成富攻城南,从云南过来的友军蓝大顺攻城东,以捻军一部攻城北,再分出一部分兵力围攻邻近的城固县,号称二十万大军。
咸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可攻陕甘,南可入四川,清廷不容有失。
陕西巡抚瑛棨,无奈当时陕回叛乱正炽,抽不出大军,只得上奏章请求从邻近的四川、湖北两省调救兵。
四川总督骆秉章正全力对付入川的翼王石达开,哪有闲功夫管邻省的事情?只能抽调少数官兵扼守川陕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