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吴牧离开以后,就到了7月中旬,到了“苏玛”的时候。苏玛,是傣族同胞在每年一度的关门节期间,举行的一项传承民间优秀的传统礼仪的活动。
“苏玛”是傣语,译为汉语包涵有几种意思:对不起、跪谢佛爷、村中长老、父母、叔伯长辈、哥姐、老师和需要感谢的人等等。
数千年以来,这种优秀的传统礼仪一直在西双版纳傣族各个村寨、家庭和佛寺默默地进行着,被傣家人认为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
用他们的话说,一年里可以不做许多的事,但苏玛不能不搞。在民间,数百年以来他们一直把这种礼仪当作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没有对外界的宣传,更没有张扬。
什么是“苏玛”?“苏玛”又是怎样一回事呢?如果问傣族同胞,他会告诉你“苏玛就是道歉和认罪”。
但从他们进行苏玛的整个过程来看,内容并没有那么严重。比如,我们在下乡工作或是到傣族乡亲家做客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如果人多,妇女不得不从客人面前经过时,经常就会见到她们弯腰按着统裙,慢慢走过,并且口中轻声的说着“苏玛、苏玛”这样的傣话,这种场所下表示的是对不起。
最后把它归纳为:“祝福、感恩、道歉和祈福”。得到傣族学者、康朗、波章、佛爷和傣族乡亲的认可。
经过调查,苏玛的对象,又分为几个内容:“苏玛滚涛(滚涛译成汉语为:老人)、苏玛都比(都比汉语为:佛爷、比库)、苏玛波咪(波咪汉语为:爸妈)、苏玛波胡(波胡汉语为:师傅、老师)”等。
“苏玛”的内容分为三个部份:一是村民向村中长老苏玛、信众集体向佛爷苏玛,佛爷向信众集体苏玛;二是向家庭中父母和直系亲属及自己敬重的人苏玛;三是对自然界和生灵的苏玛。
除了关门节期间,泼水节也有晚辈向长辈的苏玛。
一、举行苏玛的时间、地点和对象:因为傣族是一个全民基本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所以,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从关门节的第一天开始,就集体在佛寺举行赕“毫怀贺”(傣语:向佛祖敬献一包食品的意思)的活动,开始进行“苏玛”了。因地域的不同,各乡镇傣族乡亲们举行“苏玛”的形式有所不同。
关门节的第一天,是赕“毫怀贺”。每户人家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水果和食品,送到佛寺。附近的其它村子,也会派出代表把毫怀贺送到中心佛寺,摆满佛寺的整个大堂。
这一天苏玛的对象为佛祖和佛爷,感谢他们对信众和村寨的庇护。
第二天上午是苏玛都比。每个村子信众先在佛寺为小和尚和佛爷沐浴,然后是向“佛法僧”三宝(佛:佛祖;法:法经;僧:佛爷、比库)苏玛。
这一天中心佛寺所在村的信众和各村寨的信众代表一大早就集中到本村的佛寺向佛爷及“苏玛”,傣语称为“苏玛都比”(都比:汉语为佛爷)。
苏玛开始,由本村的波章(波章:傣族村寨中主持宗教礼仪的师傅)代表信众向佛爷苏玛,祝福佛爷在三个月的关门节期间平安吉祥,请佛祖、佛爷对信徒的过错给予谅解并祈求祝福;信众的苏玛完毕,佛爷们也由代表诵念经文,告诉大家关门节来临,要遵守教规教仪,积德行善,同时感谢大家平时对他们的供养、关心和厚爱,祈求对他们做不对和做不好的事情给予谅解。
通过“苏玛都比”,使佛爷与信众之间的误会得到消除,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溶恰。
二、集体举行的苏玛:到了关门节的第五天,各村寨的信众代表和佛爷又集中到中心佛寺进行“赕嘎腊洼”。
“赕嘎腊洼”是西双版纳地区的傣语,直译为汉语意思是:请罪、忏悔、道歉。“赕嘎腊洼”和“苏玛”意思相近,平时傣家人一般称为“苏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