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那些老将就告辞离开了。楚怀王回到内室后,心中充满了犹豫和纠结。他心想,如果不派遣项羽,那就等于违背了自己之前的承诺;但如果真的让他一同前往,他必定会沿途烧杀抢掠,严重违背民意。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楚怀王最终认为不派遣项羽前往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天,楚怀王在朝堂上召集众人商议国事,刘邦和项羽都前来请求确定出兵的日期。楚怀王转头对项羽说,让他暂时留在彭城,不必和刘邦一同前往。项羽一听这话,立刻变得急躁起来,正打算和楚怀王争辩一番。可就在这时,外面有人进来报告,说赵国的使臣前来求见。楚怀王正担心项羽会多说些什么,于是很高兴地借此机会打断了他,急忙命令身边的人将赵国的使臣召进来。赵国的使臣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行了礼之后,便将赵国的国书呈递了上来。楚怀王虽然早年曾做过牧童,但他幼时学过的读书识字并未遗忘,加上他天资聪颖,一学就会,所以当他看到赵国的来信时,立刻就明白了赵国的使臣是前来楚国请求援助的。事情是这样的:秦国的将领章邯调转兵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派遣将军陈余领兵前去抵抗,但陈余不幸遭遇大败,只能撤退到巨鹿。赵国的丞相张耳见状,连忙护送赵王歇进入巨鹿城,并命令陈余在城北驻扎扎营,以保护城池的安全。章邯在巨鹿城的南面安营扎寨,并且在棘原这个地方修建了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的两边还筑起了高高的墙,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运粮的道路畅通无阻。他亲自指挥士兵们日夜不停地攻打巨鹿城。巨鹿城内的形势当然是非常危急,赵王不得不派出使者四处奔走,分别向不同的地方请求援助。楚怀王阅读完赵国的求援信后,把信传给了各位将领看。这一下子激起了项羽的斗志,他又想去攻打章邯,为他的叔父报仇雪恨。项羽立刻请求出征,楚怀王对他说:
“这次出征正需要你去,但得有个人和你一同前往,我才能放心!”
这其实是楚怀王担心项羽会残暴对待百姓。于是,他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并赐予他“卿子冠军”的荣誉称号(“卿子”是当时人们对人的赞美之词,和“公子”有些相似;“冠”在这里读作去声,意味着统率军队)。宋义作为这次出征的统帅,项羽则担任副将,范增为末将,他们率领着数万士兵,一同前往救援赵国。
赵国的使臣先行返回后,宋义等人也随后出发,但当他们走到安阳时,却突然停下了脚步,不再继续前行。楚怀王对宋义深信不疑,不愿意从远方对他进行指挥,而是让他自己决定是前进还是停留。与此同时,楚怀王另外派遣了刘邦向西进发。刘邦告别了楚怀王,离开了都城,踏上了征途。在路上,他遇到了陈胜和项梁散落的士兵,便把他们一并收集起来,大约聚集了一万人。接着,他又前往砀郡去招领自己以前的部下,与他们一同向西前进。他们经过了成阳和杠里这两个县,连续攻破了秦军的两个守备部队,并击退了秦将王离,然后继续向昌邑进发。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秦二世三年的时期。而这一年,正是秦朝即将灭亡的一年,具体情况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秦国的将领王离在河北战败后,逃到了章邯的军队中。章邯命令他协助攻打巨鹿。这使得巨鹿城内的守军更加惶恐不安,他们每天都盼望着楚军能够前来救援。然而,偏偏宋义在安阳停滞不前,就是不肯发兵。即使赵国的使者一再前来催促,宋义仍然坚持不进军。一连停留了四十六天,宋义的部将们都感到困惑不解,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项羽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他走进宋义的营帐,直接对宋义说:
“秦军围攻赵国非常紧迫,我们既然已经前来支援,就应该迅速渡过黄河,与秦军展开交战。我们可以作为外围的援军与赵军内外夹击,这样一来,秦军就可以被击溃。为什么我们要长时间停留在这里,白白浪费这么好的战机呢?”
宋义摇了摇头,说道:
“你说得不对!有句古话说得好,我们应该去搏击大牛虻,而不是去捏碎小虱子。因为牛虻大,虱子小,我们应该从大处着手,这样才能取得大功。现在秦军正在攻打赵国,即使他们能够战胜赵国,他们的兵力也一定会疲惫不堪。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趁着他们疲惫的机会进攻,不用担心不能取胜。如果秦军不能战胜赵国,我们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向西进军,直接进入秦国的关中地区,哪里还需要去管什么章邯呢?我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专门等待秦军和赵军决一死战,分出胜负之后,再决定我们的行动。你又何必这么着急呢,暂且在这里等待为好。总之,说到冲锋陷阵、勇猛杀敌,我可能不如你;但是说到运筹帷幄、制定策略,你可就不如我了。”
说完,宋义拍手大笑起来。宋义能了解项梁,却不能了解项羽,看来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项羽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营帐。不一会儿,就有军令传出来:
“那些勇猛得像老虎,凶狠得像羊,贪婪得像狼,倔强到无法使唤的人,都应该被斩首!”
这几句话明显是针对项羽的。项羽气得暴跳如雷,恨不得立刻亲手杀掉宋义,然后立即渡过黄河去救援赵国。然而,宋义对此却完全不以为意,他甚至派遣自己的儿子宋襄去担任齐国的丞相,还亲自送他到无盐这个地方,在那里举办盛大的宴会,饮酒作乐,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正值天气极其寒冷,大雪不断飘落,士兵们又冷又饿,连一顿饭都吃不上。而宋义却端坐在大堂之上,与各位将领大吃大喝,谈笑风生。各位想象一下!这样的行为,怎么能让士兵们从心底里信服呢?将领和士兵应该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宋义虽然号称精通兵法,怎么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呢?
项羽虽然坐在宴席上,但心里烦躁得难以言表,只能借酒来消解这种情绪,一连喝干了好几大杯酒。等到酒席结束,宋襄向东离去,宋义则返回了军营。大约到了晚上用餐的时候,士兵们都聚在一起吃饭,唯独项羽没有心思吃,他独自走出营帐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他听到士兵们一边吃饭一边交谈,彼此间流露出怨言,这不由得激起了他长久以来的愤怒,他心想,这正是一个发作的好机会。等士兵们都吃完饭,项羽立刻走进去,大声说道:
“我们冒着严寒来到这里,是为了救援赵国、打败秦国。为什么我们一直停留在这里,却没有任何行动呢?现在粮食歉收,百姓贫困,士兵们只能吃芋头和豆类充饥,军营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储备。然而,我们却还在这里大吃大喝、举办宴会,不考虑带领军队渡过黄河,去赵国获取粮食,与赵军一起攻打秦军,反而说要等秦军疲惫不堪时再进攻。你们想想,秦军如此强悍,攻打一个刚刚建立的赵国,就像摧毁枯枝一样容易。如果赵国被灭,秦国就会更加强大,哪里有什么机会让我们利用他们的疲惫呢?更何况我们国家刚刚经历了失败,君主忧心忡忡,把国内的士兵都派了出来,交给上将军指挥。国家的安危,就在这一战。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他还配得上做国家的栋梁之臣吗?”
士兵们听了项羽的话后,虽然没有人敢大声地表示赞同,但他们的内心其实都已经完全站在项羽这一边了。项羽看穿了大家的心思,知道他们都在默默支持自己,于是才安心地去休息。而此时的宋义,因为喝醉了酒,回到营帐后就直接躺下睡觉了,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他就像变成了一个糊涂虫,完全失去了对局势的把控。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项羽以拜见为名,大步流星地冲进宋义的营帐。这时,宋义正在洗漱,项羽悄悄走近他,猛地拔剑一挥,只听“嗖”的一声,宋义的首级就已经被砍落在营帐的地上了。
却说项羽在杀了宋义之后,拿着宋义的头颅走出营帐,向所有士兵展示,并在军中宣布:
“宋义与齐国暗中勾结,图谋背叛楚国,我奉楚王的命令,已经将他斩首示众。”
士兵们对宋义本来就多有不满,现在看到项羽胡须怒张,像戟一样锋利,声音洪亮如雷鸣,仿佛就像凶神恶煞一般,顿时让人心生畏惧,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他。这时,有几位将士响应说:
“当初是将军家族首先拥立了楚国,现在将军诛杀叛贼有功,应该接替上将军的职位,统率全军。”
项羽听后,回答说:
“这件事还需要向我王禀报,等待他的旨意再做决定。”
将士们又说:
“军中不能一日无主,将军不妨先暂时代理上将军的职务,然后再等待楚王的正式任命也不迟。”
项羽便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于是众人一致推举他,称呼他为代理上将军。项羽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想出了一个斩草除根的办法,他干脆派遣自己的心腹将领,追上宋襄并将他杀死。之后,他让属将桓楚去向楚怀王报告,编造谎言说宋义父子图谋叛乱,行为不轨,已经被大家共同商议决定并诛杀了。楚怀王心里明白项羽是在抢夺兵权,但他却没有办法阻止项羽,所以只能顺水推舟,派遣使者去传达命令,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其实,楚怀王后来遭遇不幸,这件事就已经埋下了伏笔。项羽一旦掌握了权力,就立即开始行使自己的职权,他派遣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等人,带领两万人马渡过黄河向前推进,自己则作为后援部队,慢慢地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