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金人多次挽留对他们情况了如指掌的使者马扩,尽量封锁将要大举入侵的信息。而宋朝廷对马扩反映的消息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宋帝赵佶继续他的修仙炼丹,求神问道,不理朝政。他非常羡慕大词人柳永花前月下的风骚生活,于是更加醉心于他的艺术创作,以期引起文人、仕女对他的高度评价,因此朝政更为败落。蔡京、朱勔等人趁机横征暴敛,民间的反抗声音越来越高。
但是专政日久、贪得无厌的蔡京对这一切充耳不闻,仍然醉心于经营攫取权力。蔡京的儿子蔡攸、蔡倏、蔡袺,蔡攸的儿子蔡行,他们祖孙三辈都官至大学士,相当执政宰相的地位。甚至蔡京家的仆役都是做大官的,陪嫁的婢女也有封为夫人的。宋帝赵佶先后七次到他家做客,赏赐不计其数。
蔡京这样贪得无厌、权势熏天,终于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于是皇帝也开始逐渐冷落远离他了。
这许多唯利是图的宋廷官员本身就是因为利益而纠集在一起的利益团伙。就像一群狗一样,只要有人抛出一根骨头,刚才还温存玩耍的他们马上就会翻脸,大打出手。一些见风使舵的官员看到皇帝已经讨厌蔡京,更加喜欢他的儿子蔡攸,于是一些浮薄者在中间挑拨离间,他们父子各立门户,后来竟然成为了势不两立的仇敌集团。
有一天,蔡攸去看望蔡京,刚才进入屋里面,就忽然站起来,握住他父亲的手伪装成看病的样子说:“大人脉势舒缓,感觉身体有不适吗?”蔡京说:“没有什么啊。”蔡攸走后,蔡京给他的门客说:“这个孩子是想以我有病为理由而奏请朝廷罢免我啊。”后来过了几天,宋帝赵佶果然就把蔡京免职让他退休了。
看到有了权力真空,梁师成就以奉献文符瑞吉祥之事,赶紧邀取恩宠,又取代了蔡京的权势。
梁师成最初为内侍省书艺局的小宦官,后来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专门负责出外传宣皇帝诏旨的事情。后来,他逐渐为宋帝赵佶所宠信。皇上本来是把他当做奴才使用的,放在身边听从使唤,结果他聪明伶俐,后来凡是御书号令,都出自他的手笔。
他还选择善于书法的小官吏模仿宋帝赵佶的书法,夹杂在皇帝诏书中派发出去,外面的人不能分辨真假,只得遵照执行。由于受到宋帝赵佶无比恩宠,他干脆把他自己名字写入进士名册中,昏庸的宋帝赵佶就批准了。于是梁师成摇身一变,成为甲科进士。此后逐渐改任升迁做晋州观察使、兴成德军留后。建明堂开始,任职为都监,完成后,拜为节度使。并任太一、神霄宫使。历任护国、镇柬、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至此,宋帝赵佶任命他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调任淮南节度使。
梁师成其实不会写文章,但是却高自标榜,说自己是苏轼的弟子。当时传说苏轼被贬斥远谪之时,将家中侍婢送与梁氏友人,结果不到怀胎月数就生下了梁师成。梁师成也自称“苏轼出子”、“苏氏遗体”,这一点也未遭到苏家的否认。据说梁师成顾及兄弟情谊,甚至对家中账房说:“凡小苏(苏轼第三子苏过)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当时苏轼被列入元佑党人,因此天下禁止背诵流传苏轼的文章,凡是苏轼的书法在人间者也都销毁了。梁师成于是哭诉于皇帝说:“先臣苏轼有何罪呢?”宋帝赵佶本身就特别崇尚文艺大咖,因此就不再禁止了。加之社会上人们对苏轼文章诗词非常欣赏,因此,从此之后苏轼的文章才在社会上再次流传开来。
有了苏门之后的高贵血统,加之皇帝的宠爱,梁师成从一个“吆鸡、打狗、关后门”的仆从摇身一变成为了儒林领袖。他到处以翰墨为己任,把四方名士,必招致于门下;把借着苏轼的名声搜集来的书画卷轴放置在门外面,邀请宾客参观赋诗,看看谁的赋诗最切近书画的宗旨,合他意的就向皇上推荐;已经当官了的执政、侍从等人,可以直接提拔重用。
即便是同样为皇帝宠臣、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由通议大夫超晋八阶任命为特进、少宰(右宰相)的王黼(fǔ)也把他当做父亲那样对待,称为“恩府先生”。即便是贵为宰相、鲁国公的蔡京父子也巴结奉承他。天下京城的人都认为他是真正的“隐相”,他所领导的职局职位,多达几百个。
在这些贪官污吏的共同勾结下,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朝纲紊乱,大祸眼看就要降临了。
即便这样,蔡京、王黼、梁师成等人还经常对宋帝赵佶说:“现今国家钱币多达五千万缗,常言说‘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朝廷这么有钱,就应该大力营造和平安详的气象。”于是朝廷决定“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做《大晟乐》,制定命宝”。
为了大兴土木,朝廷就提拔重用孟昌龄为都水使者,开凿大伾三山,建天成、圣功二桥,大兴土木徭役,服劳役者不下四十万人;王黼、梁师成等人又想扩大宫室规模以求恩宠,就让童贯等五人上奏暗示说宫中狭窄简陋,已经与大宋的辉煌盛世不相称了。于是又修建了更加华丽的艮岳和延福宫,到处搜刮奇花异草、怪石珠宝组成花石纲运输回来,充实宫殿。
这么巨大的开支,朝廷早已入不敷出。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按照王黼、梁师成等执宰的建议,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是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
这样的腐败昏庸统治集团,导致民众不堪重负,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果不其然,没有多久,宣和二年(1120年)秋,浙江睦州青溪农民方腊举起了起义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