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手术风险,以及手术后遗症,主流医学不会理会,完全由个人负担。
因此,我也仅仅是说术后有心理阴影罢了!
中医学则将溃疡性结肠炎称呼为痢、痢疾,也有因为它的主要症状是里急后重、腹痛、便血等,而直接将里急后重这个症状称为病名
里急则是指排便前腹痛窘迫、急欲排便而显得迫不及待。
后重则是指时时欲泻,肛门重堕又便出不畅快。
同时有这两个症状的则称为里急后重,这种症状大概都是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造成的。
而言之,这种病症是痢疾病的主症之一。
也有人将里急后重分为好几个类型,共有气滞型里急后重、血虚型里急后重、湿热型里急后重、气虚型里急后重,共计有四种类型。
虽然是痢疾病主症之一,但是,把里急后重治愈了,溃疡性结肠炎离全愈也不远了!因此,全力医治里急后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一类型病,因为病久了又或者被人误医,结果伤了血。
导致这类型的病人腹痛绵绵,里急,常欲便,便则又努争难出,又或者大便时,仅便出粘液数滴,肛门空坠,也有的是痢下赤白相杂,口干舌燥,午后潮热,入夜则发热,人瘦,神疲无力,舌红苔少,脉细数。
这种阴虚血虚导致的疾病,最佳治法是滋阴养血,清热止痢。
可以使用黄连阿胶汤去加减医治。
有一类型的,因为病久了,也有可能是误医的原因,从而伤害了脾。
以至于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也乏力,从而中气不振。
这类型病的人,大都是腹部隐隐作痛,时不时欲大便,便时涩滞不顺畅,并且感觉肛门重坠、脱肛。
而且还会令人倦怠气弱,少气和懒说话,自汗,心悸,便下白多红少,舌苔白淡,右关脉弱。
这类气虚型的治法是补气固涩,病急先治标,稳定之后再治本。
一般情况下是补中益气汤加减,或者类似这种汤剂!
也有另一类型的里急后重,由于饮食不当,加上心境不开朗,心思忧愁,以致于肝郁犯脾,脾不运则水饮停滞,停滞于肠中则郁久化热,并下注于大肠,因此发而成病。
这种气滞型的痢疾,大都是里急后重,腹部窜痛或者胀痛,痛时则欲排便,排便之后疼痛减轻,也有肛门坠胀和排便不顺畅,便下红多白少,舌苔厚腻,左关弦教。
而这种气滞型的治法则是理气化滞。
可以使用木香槟榔之类理气化滞。
也有一类型的人,纯粹因为饮食不当,或者所处的地方太过湿热,发展下来之后,直接导致肠道湿热壅滞,气机阻滞,邪热则趁机窜入大肠,大肠也因此而气滞热壅,恶臭秽物之物欲出不得。
久则发病为里急后重。
这类湿热型的人,大都是腹痛,急欲排便,排便时狼狈,肛门感觉灼热和重坠,便下脓血,并且发热,口渴,舌苔黄腻,小便短赤,右关滑数。
这种类型的治法是清热利湿理气。
可以先用数剂白虎汤,待湿热壅滞大解之后,再用芍药汤。
《内经》日,“诸呕吐酸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下迫和吐酸,全部属于肝热。
仲圣也于下利后,注重便浓血,并且于厥阴篇有过详述,由此,也可以知道下痢皆属于肝经。
一般情况下,下痢多发于秋天,而这个则是因为肺金不清,肝脏气郁,才形成的。
为什么呢?
因为肝主疏泄,疏泄之力太过了,就会突然下注和里急,严重者十秒也不能等,马上就大便了,如果大肠开通,就会直接泻下,而里急后重就是这样演变的。
大肠是肺金之腑,金性收涩,秋日当令,而不使泻出,就会滞塞不得爽利,后重也因此而得来。
至此,治痢疾的决窍就是开其肺气,泻其肝火。
这是普通痢疾的治法原则,严重的,比如结肠已经溃烂的,则另有治法,不可一概而论之,读帖和习医行医都要灵活变通,不可拘泥不变。
(您好!有治脑裂畸形主吗?
发现得早的话,有一定的办法,病了1~2年才发现的话,则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