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该请,大不了摆到外面吃,他们还敢挑理不成?”
大爷爷家底虽然不足,但话说得很硬气,现在过得最惨的也就留在煤城的两支了。
“不急着这一会,那边祖宅我打算先把手续完善了,等祖宅修好,再叫他们回来一趟,转眼几十年了。”
“是啊,三十六年了,有点像是当初我们从鲁地过来!”大爷爷泪眼婆娑地讲起了旧事。
李荣泽的太爷爷叫李翼文,行三,能文能武,祖上一直是商贾之家,当年小日子占据胶东半岛,他带着侧室和8个小辈逃了过来。
一路艰辛到这里,剩下太爷爷和五男两女7个小辈。
老大李永福、老二李永江、老四李永山、老五李永忠,加上李荣泽爷爷李永顺算是五兄弟。
李永山和李永忠,都是太爷爷兄弟的儿子,路上折了的是嫡子长孙。
老大谢永福和老二李永江,是几岁就卖到李家的,但太爷爷一直把他们当自己儿子养。
李大紫和李二紫,是家里佣人的女儿,害怕被祸害,求着带了过来。
解放前后,家里事业停了,太爷爷做主,李大紫和李二紫分别嫁给了李永福和李永江,要安排他们离开,不过老大老二已经安家,所以留了下来。
因为成份问题,为了不连累几家,太爷爷让老大一家改姓谢,李春华则不显字,而老四和老五则安排去了县城。
“我都记不清老家是什么样子了,过来的时候十来岁年纪,当初几个小子跟着三爷趟过来,一路卸了上十条胳膊,大哥还折路上了,到这里又操持我们结婚、工作,你娘在的时候大家还能来看一眼,一转眼小泽都这么大了,现在,像他们这一辈,好多都不认识了,再不聚起来,人心要散了。”
“大爷想过回去看看吗?”李春华问道。
“早些年想过,后来听老五说起回去的事,说家都找不到了,一个熟人也没有,我也心思淡了。”大爷爷擦了一把眼泪说道。
落叶归根,没有老人不想的,只是不能荣归故里,总是一种遗憾,李春华默默拿出烟枪抽了起来。
李荣泽听了半天,一点干货没有,不由有些着急,打算敲敲边鼓。
“大爷爷,我奶奶他们家还有人吗?”
“肯定有的,我知道就有两个跑了的,一个是你奶奶的二叔,他是军官,跟着去了那边,还一个是你奶奶的弟弟,听说是去了香江!你奶奶一家多好的人啊,哎!不是因为她二叔,哪里会有这么多事,造孽呢!”
“嗯,是啊,听说祖宅现在都还在!”李春华抽烟的空挡插了一句。
“五爷爷在沙市干什么呢?应该退休了吧!”
听到李荣泽的问题,谢永福看着他笑了笑。
“老五啊,当初是跟着领导过去的,是个司机,开了十几年车,领导看他不容易,把他放到了派出所,最后是县公安局的副局长退的休,他早念叨着要回来了,先是要帮着带孙子,现在孙子大了,你们建老宅估计要给他留房间的。”
“我知道,前年他跟我说过,我尽快吧!还有二伯,小姑过世后,也是想着回来,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歇歇了!”
父辈七个一直兄弟姐妹相称,二代们从小称呼李大紫大姑,李二紫小姑,一直没人改口,也算是对他们感情的见证了。
听到父亲的话,李荣泽开始脑补,一众老兄弟围坐吹牛的画面,这是往养老院建的节奏了?
都是一大家子,不客气的说,至少得建五进院,还不能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