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的聚会只有水镜先生和徐庶两人,这一点让诸葛亮很是奇怪,忐忑的来到水镜居,事先还和黄月英请好了假。
往常都是笑嘻嘻的水镜先生和徐庶此时却是一脸的严肃。只听徐庶开口道:“孔明兄,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此前不知你的为人如何,所以一直都对你有所保留和试探,还望孔明兄见谅。”
诸葛亮倒是坦荡,除了问自己是哪里来的之外,自己估计没什么不可告人的。于是点头就应承了下来,回道:“元直兄、水镜先生,我们虽然并无深交,但元直与我有救命之恩,若有什么疑问,在下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徐庶欣然的点了点头道:“如此就恕元直冒昧了,敢问孔明兄师承何人?”
诸葛亮疑惑了一会,不明白这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答道:“我至幼跟着家父学习儒学礼法,后来家父亡故,一直跟着叔父来到荆州,若说是先生么……自然是叔父教我课业,其他对我有授业之功的当属庞、黄二位了。”
答案似乎与徐庶料想的有些差异,但徐庶并没有做出任何奇怪的表情,继续问道:“那你可知那日在大庙山上救你之人是何人?当日曾听你说起,乃是令师?”这个问题是徐庶酝酿了许久才问出来的,原先想从诸葛亮的师承入手,希望能找到什么线索,无果之后只能是单刀直入了。
诸葛亮微微一错愕,回答道:“原来如此,看来两位应该是对那位救在下的高人有些在意。孔明二字就是那位方士所赠,当时我还拜过师礼,不过那只是一日之师。此人……哦不,应该称其为家师据说俗家姓韦,名字和来历我并不清楚,人称韦天师。此事之前也与元直兄谈过,而且庞德公也知晓啊。”诸葛亮多次用过这个高人当挡箭牌,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少,之前也是一时忘记了而已,因为诸葛亮自身并没把这当回事。
看着徐庶两人一脸凝重之色,诸葛亮也开始有些担心起来。心下在想,难道这个韦天师是个很了不得的人物?他并不相信韦天师就是张角,在他看来这很可能只是人家自抬身价的一个忽悠人的说法,道士很多都喜欢搞一些玄乎的事情出来。
徐庶喃喃道:“那个人姓韦?”
诸葛亮见徐庶陷入沉思便干脆全盘托出道:“从一些细节来看,也有可能是张角。”
司马徽和徐庶顿时一惊,对视一眼,徐庶道:“这就是我们一直担心的事情。你也知道,我们观门向来收集天下之奇闻轶事,对于张角莫名其妙的死去自然也很有兴趣。传闻张角可通神力,且擅长治病,但传言其病死一说显然不能让我等信服。于是上一代的观门就对此事做了许多的调查,其中包括了张角的来历、关系等,疑点甚多。直到前年我们才了解到琅琊附近有一自称是天师之人出现,且属于道教一脉,此人与张角所长如一,便开始注意此人。不仅了解过此人的过往,还遣人前往南郑求教于张鲁,却一无所获,这让我们对此人更为疑心。”
诸葛亮听得有些迷糊,随口道:“别此人此人的,直接叫韦天师或者张角都行。”
司马微见诸葛亮对这人并不是很尊敬,也安下心来,笑着解释道:“孔明恐怕有所不知,我观门一脉承袭于“墨衡”,想必这个庞兄已然告知。而张角之乱却完全出乎了“墨衡”的控制,要知道墨衡始于前秦时期,经历了400多年的壮大其门下之人早已遍布各地。不用说是普通的百姓,就算是皇宫贵族之中也有墨衡的势力。张角在如此的情况下居然能够让我辈毫无察觉的就发起了起义,可见此人是如何了得。因此墨衡也随之分崩离析,一个无法控制局势且洞察先机的联盟如何称得上:九州行墨、天下制衡?”
诸葛亮疑惑道:“难不成那张鲁是你们墨衡的上一代首领?要不然……”
徐庶忙解释道:“张鲁乃道家张道陵的第三代传人,当世道家之事恐无他所不知。”
诸葛亮听闻顿时脸红了一大截,自己看来是要好好科普一下当代的名士了,居然不知道张鲁是道家的传人。
回头可要好好问问叔父,现在都有那些大儒大贤大神大佛的,免得以后闹出这样的笑话来。不过这样一来就让司马徽和徐庶二人对诸葛亮的疑心又减去了几分,若诸葛亮真是张角这样的道家传人,必然不会对张鲁的身份问出这样幼稚的问题。
见诸葛亮尴尬的哦了一声,徐庶连忙道:“如今要得知真相只能从你身上了解情况了,先前我去徐州名为了解曹操等人,实则是调查这个韦天师。”
诸葛亮这才想起徐庶当日在自己说出关于救自己的韦天师之事后便匆匆离去。心下暗道:我说怎么这么巧呢,在逃难时也能遇到徐庶这样的人物。赵云该不会也是一伙的吧?
随后正色道:“我觉得吧,这韦天师未必就是什么张角,按你们的描述,张角其人极其神秘,那么自然就不会让我这个小娃娃都能看出来吧?虽然我也觉得韦天师并不像是什么好人,但张角之说他几乎就差挂在嘴边了,估计只是借张角之名来抬高自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