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火膛的尺寸好处就是在于,可以更好的把柴火温度集中在中间的点上,以达到高效的燃料使用率。
所以这种灶在农村也叫省柴灶,不过灶也有一个唯一的缺点,那就是烧火时不能离开人。
因为燃料口不大,所以放进去的木材自然也不会太多,这就注定了要人时不时的往里面加柴才行。
这个问题现在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反而很适合我当下的处境。能尽可能利用好木柴,我需要花在找木柴上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不少。
为了做一个比较平整的炉桥出来,我先用细麻绳把炉膛的内径量了出来。
接着就是把一大坨黏土拿出来又加入了一点沙子和煅烧的蚌壳粉进去揉搓均匀。
沙子里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煅烧的蚌壳粉这里则是氧化钙,这两样东西可以使得炉桥更加结实耐用。
我把这一块揉好的黏土放在芭蕉叶上,然后用手像擀面皮拿那样把泥坯均匀的压成超过三十厘米宽,一厘米厚的大泥饼。
接着就是用之前的细麻绳量一下大小,只要能把这块泥饼放进去就可以,至于多出来的一些则是用绳子切掉。
然后就是开孔。
这里我直接用的自己的手指,把食指沾上一点水润滑一下,在这块泥饼上均匀的戳上一个个孔洞就可以了。
炉桥算是暂时完成,现在要把它放进炉膛里面去。
此刻的炉桥还很软,如果直接放进去肯定是会被它自身的重量压塌陷。
所以这里就需要先用竹条来给炉膛架桥,具体是把合适长度的竹条用朝一个方向铺开,尽量把上面铺成一个平整的平台。
接着小心的把芭蕉叶和炉桥拿起来放在架好的竹片桥面上。
做好这一步,我继续和泥。把泥搓出粗大的条状,然后一层一层连接垒砌起来。
这里的泥条上下两层连接处最好是错位开来,就像砌砖头一样上下两层砖头错位连接,强度会比对称连接大很多。
我把这些泥一直垒砌到了大概半米的样子便停下手头的活计,因为这时候不能再继续往上垒了。
泥土是软的,上面的垒起太高泥土自身的重量就会把下面的泥土给压塌陷掉。
所以现在我要做的是先在这个半成品的泥坯里生火,把四周和底部的泥土烤干燥一点,这样才能承受住上面泥土的重量,使得整个炉体不会变形。
生火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一开始不能把火烧的太大。火大温度一高就会把把泥坯给烧裂开,特别是那炉桥更是不能用猛火来烧。
我把细枝柴引燃放进了火膛里面,开始慢慢加着柴火,尽量控制温度不要太高。
这种测试稳定温度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把手放在火堆上方火焰的位置,能刚好感觉到一点烫手,而不至于很烫的程度就可以了。
随着火焰的升起,这些泥土的四周开始冒出热气。我继续把控着火焰的温度,让它一直这样烘烤着泥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