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拿出一个大面盆,将适量的面粉倒入其中,然后慢慢地加入温水,同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面粉在水的滋润下,逐渐变成了絮状。
母亲把面絮揉成一个面团,然后开始用力地揉搓起来。
她的双手像是有着神奇的魔力,面团在她的手下不断地翻滚、变形,渐渐地变得光滑而有弹性。
科伟在一旁看得入神,也跃跃欲试。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便把面团递给他,让他也试着揉一揉。
科伟于是就学着母亲的样子,用力地按压、揉搓着面团,然而,面团却不像在妈妈手中那般听话,总是有些“倔强”地不肯成型。
科伟有些着急,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妈妈在一旁笑着鼓励:“别着急,慢慢来,感受面团的弹性和力度。”
在母亲的指导下,科伟逐渐掌握了揉面的技巧,面团也在他的手中慢慢变得圆润光滑起来。揉好面后,需要将面团静置一段时间,让它“醒一醒”,这样包出来的饺子皮才会更加劲道。
在等待面团醒发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准备包饺子的工具——擀面杖、案板、饺子帘等。一切准备就绪后,面团也已经“休息”好了。
母亲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再次揉搓了几下,然后将它搓成了一条粗细均匀的长条。
接着,她用刀将长条切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小面团。科伟拿起一个小面团,放在手心里轻轻地揉搓,感受着它的柔软与韧性。母亲递给他一根擀面杖,示范着如何将小面团擀成圆形的饺子皮。
只见她将小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轻轻地擀动,边擀边转动面团,不一会儿,一个边缘薄、中间厚的圆形饺子皮就出现在了案板上。
科伟照着母亲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擀着饺子皮。可是,他的饺子皮却总是擀得不太圆,要么这边厚那边薄,要么形状像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科伟有些沮丧,但母亲和父亲却不停地安慰他:“第一次能擀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多练习就会越来越好的。”
在他们的鼓励下,科伟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地擀着饺子皮。渐渐地,他的饺子皮也越来越接近圆形,厚度也更加均匀了。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包饺子环节。科伟看着妈妈和奶奶熟练地拿起饺子皮,放上馅料,然后用手指轻轻一捏,一个漂亮的饺子就诞生了。
那饺子的形状宛如一个弯弯的月牙,又似一只小巧的元宝,精致而可爱。
科伟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里,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勺馅料放在饺子皮的中央。然而,当他试图将饺子皮捏合时,却发现馅料总是不听话地往外跑。
科伟手忙脚乱地想要堵住馅料,结果饺子皮却被他捏得不成样子,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甚至还出现了几个破洞。
他看着自己包的这个“丑饺子”,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母亲和父亲看到他的“杰作”,却没有丝毫的嘲笑,而是耐心地给他讲解包饺子的技巧:“馅料不要放得太多,捏合的时候要从一边开始,轻轻地用手指捏出褶皱,然后依次捏合……”科伟认真地听着他们的讲解,仔细地观察着他们的动作,然后再次尝试。
这一次,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少放了一些馅料,然后按照妈妈教的方法,慢慢地捏合饺子皮。虽然包出来的饺子仍然不太美观,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心中涌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也更加有信心了。
随着我不断地练习,他包的饺子也越来越像样了。从最初的“丑八怪”逐渐变成了有模有样的“小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