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来的既然是无用之士,倒不如取消的好。”
这话让朱棣松了口气。
你这和尚倒是会见风使舵。
“不过嘛,对于制衡儒学一事,贫僧却有不同的看法。”
“刘虾仁嘴角上扬,光是制衡两个字就能看出,这个和尚不一般。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应该是个和尚,为何要插手儒学一事?”
道衍恭敬道:“道衍虽然年幼出家为僧,但后来也曾拜入道教,学习阴阳术数,后来又自学儒书,算起来,也算半个儒学中人。”
好家伙!
佛儒道三修?
刘虾仁来了兴趣,他能感觉到,虽然道衍说话的时候很是恭敬,却有一种想要一较高下的感觉。
“那依你之见,科举该怎么变通?”
“尚儒不尚贤!”
道衍和尚认真道:“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不应摒弃,必须要在科举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是重要的一席!”
“施主既然能与李国公和宋大人辩学,想必对儒学见解颇深。”
“那就应该明白,儒学最重要的就是,教人如何济世。”
“凡儒学大成者,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此,才是科举真谛!”
这话说完,四周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好!”
“这个和尚说的好啊!”
“咱们学儒就是为了这个,只不过不善于言辞,这才被问住了。”
“至于数术、格物、匠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怎可与儒学相提并论!”
更有不少的武将,更是连声叫好。
他们有些人斗大的字不认识一升,根本就听不懂道衍说的是什么。
他们只是看刘伯温的儿子,刘虾仁不顺眼罢了。
一时间,满朝竟有将近八成官员出声支持道衍。
面对着近百人的声讨,刘虾仁没有半点慌乱。
在他看来,这些人只是趋炎附势的走狗而已,甚至还不如被抬走的宋濂。
“那我倒是想问问,儒学怎么个修身治国平天下。”
道衍不假思索道:“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礼字,所谓礼者,贵贱有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贫富轻重......”
“君子以修德行,知廉耻,晓良善,此为大贤也。”
“儒学大成者,更是礼中翘楚,在这等大贤的带领下,自然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道衍博览群书,引经据典那是一个信手拈来。
只不过,刘虾仁轻笑道:“你这和尚说了半天,好像一直没说,怎么治国平天下吧?”
嗯?
道衍眉头微皱:“贫僧方才说过了,儒学教化万民之礼,令天下井然有序,自然是治国利器!”
“笑话。”
刘虾仁走到道衍面前,不屑道:“礼之一字,不外乎做人的基本道德,用来修身齐家尚可,何来治国一说?”
“再问你一个问题,若是陛下遵循礼法,岂有今日大明?”
这话顿时让道衍哑口无言。
朱元璋一路造反起家,哪里有半点礼法可言?
“施主这是混淆视听,古语有云:威天下不以兵戈!”
“打天下需用武力,但治天下治的是民心,儒学的目的就是,凝聚天下人心,达到治国的目的!”
“除去朝堂诸位百官,更有各地的大儒坐镇,统御万民,方才有了今日安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