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朱元璋神情庄重,目光深邃坚定,召集众人于营帐之中,商议下一步战略宏图。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神色肃穆,深知每个决策都关乎未来命运走向,不敢有丝毫懈怠。帐顶的帆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也在为这紧张的气氛而压抑。
刘逸尘身姿挺拔,目光坚定,率先打破沉默,抱拳向朱元璋行礼,昂首挺胸道:“主公,眼下我军虽节节胜利,然元廷于北方根基仍在,不可轻视。臣建议双管齐下,一方面巩固已攻克区域,加强地方治理,让百姓安居乐业,因百姓富足安乐,才能为我军提供坚实后盾;另一方面,遣派小股精悍部队,对元军实施骚扰性进击,扰其部署,乱其军心,同时暗中收集北方详尽情报,以便决战时洞察先机,制敌于无形。此外,主公可还记得我之前提及的‘三段击’战术?”此时,刘逸尘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话语清晰而有力,在营帐内回荡,让众人都能感受到他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神透露出期许,示意他继续。刘逸尘接着说:“此战术将部队分为三排,前排射击后蹲下装填弹药,后排依次上前射击,循环往复,可保火力连绵不绝。若我军熟练运用,对阵元军骑兵时可使其冲锋受挫。”众人听闻,皆面露惊色,此战术闻所未闻,似蕴含巨大威力。帐内的将领们交头接耳,纷纷议论着这一新颖的战术,有的眼中露出兴奋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场上的胜利场景。
李善长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赏之意,接口道:“刘师长此计精妙,切中肯綮。然巩固地方治理需精心谋划详备之策。比如,应竭力鼓励农耕,让百姓勤于稼穑,仓廪充实,因民以食为天,粮仓满溢,方能军心稳定,百姓无忧;且宜大力发展商业,通有无,兴贸易,令百姓财路亨通,收入丰盈,商业兴则百业旺,可带动地区繁荣昌盛。如此,方能深得百姓真心拥戴,我军方能有源源不断人力物力支持,根基稳固。”李善长说话间,手势沉稳而有力,他的声音在营帐内传播开来,让众人都能感受到他在政务治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深思熟虑。
此时,贾鲁安然端坐,面沉如水,对刘逸尘与李善长建言不以为意。在他眼中,刘逸尘年轻,锋芒虽露但经验浅;李善长出身低微,此二人争论如小儿嬉闹,故而未置可否,只是冷眼旁观。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又像是在暗中思考着更深层次的战略。
“主公,卑职钻研分田之策后,略有心得感悟。卑职以为,此套办法当脱胎于北魏隋唐均田之法,主公以为然否?”刘逸尘恭敬向朱元璋询问,眼神满是谦逊与期待。
朱元璋微微皱眉,似在思索,未及作答,刘逸尘已下意识点头,表示自己对此观点笃定。
自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片土地上百姓不再对世袭贵族唯命是从。他们若被压迫至绝境,求生欲会化作反抗力量。
汉代帝王奉行打击豪强、抑制兼并政策,顺应百姓呼声。于是,汉家儿郎雄姿英发,通西域,逐匈奴,立下丰功伟绩。
然历经汉末三国之乱与五胡乱华浩劫,天下苍生饱经战乱离苦。至北魏时,为安定人心,赢取百姓支持,均田制应运而生。北周、隋唐相继传承发展。唐初,均田制完备。彼时,一丁口可获永业田与口分田。永业田种植桑麻,可传子孙;口分田种植粮食,丁口离世后需收回重新分配。唐初以均田制为基,财税征收采用租庸调之法,兵制行府兵之制,三者相辅相成,是大唐雄兵横扫天下根基。
在营帐中,气氛凝重且充满思维碰撞。刘逸尘站在众人前,年轻却坚定的面容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思索,道出自己在分田办法上的考量。
刘逸尘构思撰写分田办法时,取法唐朝之制,然有所变革。他将永业田易名为口粮田,并增设口粮田免田租之规。他亦知难以瞒过李善长,索性坦然承认。
“李先生可有高见赐教?”刘逸尘谦逊向李善长请教,眼神满是对知识与经验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