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神医又对流民们喊道:“乡亲们,往后大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帐篷要多通风。有不舒服的地方,及时告诉我们。” 流民们大声回应着。
夕阳西下,柯神医和大夫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城。陈柯前来送行,“柯神医,今日多亏有你,辛苦了。”
柯神医摆摆手说:“陈大人客气了,这是关乎全城的大事,我等自当尽力。” 说罢,马车缓缓驶离,只留下安置地在余晖中渐渐归于平静,而这一场与健康和秩序的守护之战,仍在继续。
夜幕降临,安置地的篝火依然熊熊燃烧着,晚春的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些许花草的芬芳与泥土的清新。流民们围坐在篝火旁,白天的疲惫在这温暖的氛围中渐渐消散。
一位老者吧嗒着旱烟袋,对身旁的年轻人说:“今天这柯神医和那些大夫们,可真是咱们的福星呐。
俺这把老骨头,原本还担心有啥毛病没人管,这下好了,能睡个安稳觉咯。” 年轻人连连点头,笑着回应:“是啊,大爷。俺还听说,这都是陈大人的安排,官府能这么为咱着想,咱可得好好干,不能辜负了这份心意。”
不远处,几个妇女正凑在一起,缝补着衣物。其中一个说道:“俺家那口子,今天被查出有点小伤,不过大夫给了药,说好好养着就行。这日子虽然苦,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有盼头。” 另一个妇女接话道:“俺们也得帮着做点事,不能光靠官府救济。等俺男人伤好了,就让他去参加修路的活儿,多少能挣点口粮。”
柯神医和几位留下来值守的大夫,在临时搭建的医帐中,依然没有停歇。他们借着烛光,整理着白天的诊疗记录,讨论着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的病例。
柯神医沉思片刻后说道:“今日那几个发热的病人,虽暂无大碍,但明日仍需重点观察。还有那几个伤口感染的,要及时更换草药,确保不恶化。” 众大夫纷纷称是,认真地记录着柯神医的叮嘱。
陈柯此时也没有休息,她在安置地四处巡查。看到流民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有了些许笑容,她的心中感到一丝欣慰。
当她走进医帐,柯神医起身相迎。“陈大人,您还未休息?” 柯神医问道。陈柯微微摇头,说道:“柯神医,您和诸位大夫也辛苦了一天,我来看看情况。这防疫之事,绝不可掉以轻心,明日的安排可有了打算?”
柯神医回道:“大人放心,明日我等会继续巡查,重点关注那些患病流民的恢复情况。并且会在安置地设置几个卫生宣讲点,教导流民们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如如何正确洗手、处理垃圾等,从根源上预防疫病。”
陈柯点头赞许:“如此甚好。这安置地的秩序恢复,也要加快进度。我已安排衙役明日协助流民们进一步整理住所,同时,物资的调配也会持续跟进,不能让大家饿着、冻着。”
在安置地的一角,几个孩子在火光的映照下,追逐嬉戏着。他们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给这略显艰难的环境增添了一抹生机。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当作宝剑,挥舞着喊道:“我要当大侠,保护大家!” 周围的孩子纷纷叫好。
大人们看着孩子们,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安置流民与修路工程皆逐步推进之际,陈柯又将目光投向了密州城 - 板桥镇 - 古镇口以及密州 - 沂州 - 京师汴梁这两条重要道路的商业规划之上。
那是一个阳光初升的清晨,柔和的光线洒在陈柯所居之处的书案上,她目光沉静而坚毅,深知若要让密州真正兴盛起来,商业的繁荣不可或缺,而这些道路沿线,便是未来商业的脉络所在。
陈柯寻来炭笔与纸张,轻轻铺展于桌面,炭笔在指尖的转动下,开始在纸上落下痕迹。她先深吸一口气,凝心静气地从道路的走向与周边的地形着手描绘。
每一处弯曲与起伏,都仿佛是大地的呼吸与律动,她细细地勾勒,那线条犹如灵动的丝线,在纸上蜿蜒。河流被她以流畅的曲线展现,似能听到潺潺的水声;山丘则用粗犷的轮廓勾勒,仿佛能触摸到其坚实的质地。
而后,在道路的关键节点与较为开阔的区域,她开始绘制房屋与店铺的轮廓。
有的是宽敞大气的客栈模样,有着高大的门楼,门楼的飞檐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每一片瓦当都精心雕琢着古朴的花纹,在阳光的映照下似有光影流动。
门楼两侧,悬挂着朱红的灯笼,灯笼上绘着金色的祥纹,随风轻轻摇曳。进入客栈内部,是一个宽敞的庭院,中间有一方清泉,清泉中锦鲤嬉戏,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五彩光芒。
庭院四周,是一间间客房,雕花的门窗精致细腻,窗棂上糊着的窗纸透着柔和的光晕。客房内,摆放着古雅的床铺,床帏用淡蓝色的绸缎制成,绣着雅致的梅花图案,床铺松软厚实,仿佛能让人立刻陷入甜美的梦乡。
床边是一张梨木制成的矮桌,桌上摆放着一套青花瓷茶具,茶杯上绘着山水图,精致非常。墙壁上挂着几幅书画,笔墨纵横间尽显文人雅士的风流。
有的则是小巧精致的杂货铺,四方的屋子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品。从门口的竹编篮筐,到屋内悬挂着的丝绸香囊,香囊散发着清幽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还有那摆放整齐的陶瓷器具,有的是绘着田园风光的陶碗,碗上的色彩鲜艳明亮;有的是造型古朴的瓷瓶,瓶身的釉色温润如玉。一旁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小物件,有精致的木梳,梳齿细腻光滑,柄上雕刻着花鸟图案;有色彩斑斓的丝线,缠绕在木轴上,仿佛是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还有那酒肆,门口画着酒旗飘扬。酒旗用淡黄色的布帛制成,上面用黑色的墨汁写着一个大大的 “酒” 字,字体苍劲有力,在风中猎猎作响。酒肆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和玉米棒,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走进酒肆,屋内摆放着一张张厚实的木桌,桌面被擦拭得油光发亮,仿佛能映出人影。木凳敦实牢固,围绕在桌子四周。酒肆的柜台用深色的胡桃木打造,台上摆满了各种酒坛,酒坛上贴着写有酒名的红纸标签,有 “女儿红”“竹叶青”“高粱烧” 等。
坛口用红布封着,仿佛在诉说着酒的醇厚与香浓。
柜台后的酒架上,陈列着各种精致的酒具,有银制的酒壶,壶身刻着精美的花纹,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清冷的银光;有琉璃的酒杯,杯壁薄如蝉翼,色泽晶莹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