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从象形字结构来看,是关于人心理上的一种情感形式,其本义是指从内心里发出的责备责怪,一般组词埋怨、怨恨、怨气等,是人常有的消极情感类型,属于轻度的“恨”,因此有成语积怨成恨。在古典诗歌中,表达怨意的诗篇众多,其突出的题材为闺怨诗,作为古典诗歌,它主要集中于唐代,在唐代诸多题材的诗篇里独树一帜。闺怨诗主要描写少女在闺阁中的哀怨,弃妇和思妇的忧伤以及想念情人时的惆怅心绪,唐诗中的怨及闺怨诗,大多数是男性模拟女子口吻而写的,也有少量女性作者创作的,代表作有如唐代才女李治著有的《相思怨》和鱼玄机创作的《闺怨》诗。少女情怀总是诗,情感细腻的女人容易入诗,加持女人的幽怨气质,或许有助于创作诗歌,当一个细腻女人处于境遇不佳时,诗味将会容易显现,思念情人时,诗味将会更加浓郁,所表达的情感更加缠绵及扣人心弦,很多男性文学家深谙此特点,故多有采用女性口吻创作。
闺怨诗根据其女子所处境遇形态可以细分,如女子在闺阁里热切期待丈夫或情人多点陪伴的闺怨诗,代表作有王昌龄的《闺怨》,描写少女进宫后在深院里孤独寂寞的宫怨诗,以杜牧的《秋夕》为代表,描写丈夫被征调守卫边疆后的思归妇人的征妇怨诗,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本性致使妻子独守空房后表示怨恨之情的商妇诗。唐代的闺怨诗,当是描写少妇在闺阁的怨诗和描写深宫内院的宫怨诗最为突出,闺怨诗如温庭筠创作的闺怨诗《瑶瑟怨》,宫怨诗如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七言绝句《春怨》,可能令人觉得新奇的是,诗仙李白竟然也有创作宫怨诗《玉阶怨》,或许是他曾经侍奉翰林时见识过宫女有所感触后的作品。
盛唐边塞大诗人王昌龄,以七言绝句的边塞诗闻名,留存作品虽不多,但多是质量杠杠的佳作,有创作一首《闺怨》诗,是其非边塞诗代表作,亦是闺怨诗中的名作。王昌龄描写的闺怨诗,着重刻画妇女内心情感,通过描写绮丽的情景,细腻入微的描绘少妇们的内心痛苦以及对幸福的憧憬,勾勒出楼阁中女子在失望时交织着希望的复杂内心活动。《闺怨》这首诗所描写的情景与唐人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当时的青年士子们为了博取功名利禄或者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他们可以打着游学求仕的旗帜混迹于京师,出入于秦楼楚馆消解自己的孤独寂寞,而年轻的妻子处于无尽的等待和无边的愁闷中,这些少妇们却只能空对着明镜宝奁感慨韶华易逝,泪眼看着青春红颜慢慢褪色。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大意是说,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里,她依旧会精心妆扮登高翠楼,翠楼即青楼,是指显贵家庭里青色的楼而非后来的妓院,忽然远望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感伤的情绪涌上心头,后悔当初叫夫君去建功立业以求封侯。王昌龄所处的唐代,从军远征在边疆立功,可能是当时基层贵族鲤鱼跳龙门的捷径,科考入仕是很多士子们普遍的选择,从戎封侯的途径亦是可行之路,但这些士子们得长期驻扎在军营,从而远离妻室。家庭有光耀门楣的需要,妻子需要建有功业的丈夫,朝廷需要能够镇守边疆的将帅,多种需要下,使得士子们需要在边塞建功立业,到头来却是委屈了独守闺房的妻子。
《闺怨》首句点出闺中女子不曾愁,紧接着第二句描写女子在春日里登上翠楼欣赏风景,展现他不曾愁的生活情景,然而第三句开始转折,在楼上忽然见到陌头杨柳色,表明女子登楼后的心理发生大转弯,或许是杨柳春色勾起了女子潜意识里面的感想和触觉,后面第四句联想到千里之隔的夫君,自己的思念情绪涌上心头,才甚感后悔,当初教夫君去远方建功封侯。这首诗是典型的触景怀人诗,以女子闺怨的角度去阐述,通过抓住闺阁女子心理的微妙变化,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勾勒出女主人想丈夫建功封侯而又怨恨丈夫常年不在身边的复杂心理,反映出唐代士子们追求功名与维持爱情之间的矛盾。类似的矛盾在当代亦比较普遍,正如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追求可观的薪酬待遇需要远赴他乡,而留下妻儿守家,长期留守的女人,内心难免不会产生“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惆怅思绪,折射的更多则是生活的无奈。
但凡出身世家或家有恒产者,其志向多是宏远的,想建立起如同祖辈的丰功伟绩,才艺双绝的亦居多,诗词歌赋自是容易精通,然而内心却多狷介傲骨,秉承君子作风处世,对世俗多有讥讽,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的裔孙温庭筠亦是如此。温庭筠素有才情,为人恃才不羁,屡举进士不第,使得他终生未能与仕途结缘,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社会下,他俨然是位郁郁不得志的士子,然而在文学上他是成功的,成为诗歌文学花间派的灵魂人物。花间派流行于政治相对黑暗的晚唐五代时期,如温庭筠等一般的失意文人遂将自己的才华置放于男女私情方面,多歌咏合欢离恨且局限于燕婉之私,闺怨诗作《瑶瑟怨》便是温庭筠的代表诗作,亦是他花间派风格的作品。
《瑶瑟怨》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还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诗题中的瑶瑟是指华美的镶玉弦乐器,首句中的冰簟是指清凉的竹席,瑶瑟和冰簟或许对于今人来说并非奢侈品,可在唐代它只属于富裕人家,尾句中的十二楼原是指神仙的居所,在诗句里指女子的闺阁。这首诗,使用的语言优美含蓄婉转,大意是说,躺卧在凉席上做梦也难成,天空碧蓝如水,只有偶尔几缕云絮轻轻飘过,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月光自是明媚,浓郁的诗意耐人寻味,通过勾勒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月光及玉楼多个情景,拼接成一幅离人幽怨的秋夜画面,渲染出主人公幽怨的情调和气氛,表达出女主人公凄冷独居寂寞难免的愁怨之情。
在阶层等级森严的古典时期,帝宫内院有数以万计的宫女,他们多是绿窗贫家女,且在宫廷里遭遗弃或孤独终老的居多,能被眷顾的寥若晨星,而且历史也只会记载成功上位的宫女,而那些凄惨度过一生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连个名号都没有,数以万计的宫女只会一笔带过。由于宫廷女子的特殊性,在盛产闺怨诗的唐代,自有文人感慨宫廷女子的悲惨命运,创作宫怨诗作,如前文所提及的杜牧佳作《秋夕》,描写到宫廷女子在七夕佳节之夜,只能仰望牛郎织女排遣心中的孤寂。在杜牧之前,诗人刘方平曾创作一首《春怨》,同样描写到宫廷嫔妃的寂寞及其内心的哀怨,虽然居在金屋内,却不再受到君王的垂怜而备受孤冷,同为宫怨佳作,不同的是,这首宫怨佳作的女主人公尚且有过春风得意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