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意思是说,在严寒的大雪天,尽管大雪可以压弯竹枝,但是它依旧保持不着地的顽强意志,寓意人生应像竹子一样,在巨大压力面前,要保持虽低头但不认输的坚强韧性,寄托了作者具备不怕困难压力的顽强意志。后两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雪后太阳升起当空照,枝头上的雪融化了,竹子又可以直上云霄,寓意只要有坚韧的意志,哪怕是经过大雪的打击,依然可以昂首挺胸出现在世人面前。这首诗的作者原本是存疑的,看到这首诗冠以朱元璋的名讳出现在网络上,作者是否为朱元璋其实无关宏旨,关键是这首言简意赅的咏竹诗,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寓意,是值得读者朋友汲取的精神养分,朱元璋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典范,把此诗冠他名号,可权当把这首诗作为他顽强拼搏意志的诠释。平时品读到的古典诗歌,多有表达作者的伤春悲秋、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和离愁别绪等情感,积极乐观的诗词不多见,这首《咏竹》诗无疑是不落窠臼的代表,类比其他著名文人歌咏竹的诗词,或许意境层次不高,但它的积极乐观的蕴含无疑更加值得汲取。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同《咏竹》所表达的情感相近,表达了竹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作者系清代书画家及文学家郑燮,他因喜欢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而改名为郑板桥,不仅写过多首歌颂竹子的诗篇,还精通竹子的绘画。这首诗大意是说竹子扎根于深深的青山里面,牢牢的扎进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打击,它依然那么顽强,不管吹来暖和的东南风还是寒冷的西北风,一样坚忍不拔顽强的生活着,作者描写的应该是在生长在岩石中的竹子,或许比我们常见于平地生长的竹子更加顽强坚韧。这首诗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呈现出竹子的神韵,后两句说,在岩石上,刮来四面八方的风,尽管竹石受到巨大的折磨打击,它依旧可以坚定强劲,作者采用赞美竹子的这种顽强精神,表达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坚强意志,所以这首诗常用歌颂仁人志士在遭受巨大打击时矢志不渝的高尚情操。正是表达坚强意志的寓意,诗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宣传标语的形式出现在街道醒目位置,寓意号召人们要像竹子一样保持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心态推进现代文明建设,这也是首次看到用诗词当作宣传标语,毕竟极少诗句适合做宣传用语。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想必是很多朋友自小耳闻的故事,它寓意人们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只要功夫深,一根粗的铁杵经历百炼千锤方可成为一根针,即缝补衣服的针。从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可知,古代人们要想制作一根针,亦是相当艰难的,它得用粗的铁杵慢慢磨成针,而不是用现代化的工业机械,一天可生产针数量以万计。古代的针制作起来虽不容易,但无疑是家庭必备用品,犹记得小时候,家里常备针线要对衣服进行缝补,老一辈人心中流行一个谚语“左三年,右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便是针线活广泛存在的例证。对于现代人极为普通的针,可是对于百年前甚至就两代人以前的人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家庭工具,毕竟衣服破了,多数情况只能选择缝补,而不像现代人的衣物可以轻而易举的丢弃。
百多年前,清代有一位名叫文映江的文人,对缝补衣服观察的细致,他有次身穿布衣前往茶馆,却被人无视,然后感慨到的吟出一首颇有讽刺意味的诗《咏针》,这首诗虽然流传不广,但极具现实意义。《咏针》这首诗对于成年朋友来说,或许会颇为认同,深以为然,而对于很多幼小的朋友来说,初次品读到这首诗时,想必会容易不由自主的开怀一笑,因为其有诗句“眼睛长在屁股上”,会让孩子觉得好笑。为何这么说,因为起初教孩子背诵这首诗时,人家竟然莫名其妙的欢笑起来,其次对他背诵这首诗进行录像时,呈现出十足的笑意,这是笔者恩威并施强迫孩子背诵唐诗宋词从未有过的情况,可见这首讽刺诗对小朋友来说,眼睛长在屁股上,只是觉得有趣,而并非懂它的寓意。
《咏针》
(清)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描写古代针的来之不易,在只有手工艺的时代,制作一根针应该是作者所言的百炼千锤那般费时费力,见识过针线活的朋友自是对其第二句“一颠一倒布上行”的形象了然于心,而后两句是这首咏物诗的精髓所在。这首诗固然是讽刺“只认衣冠不认人”的势利眼,这样讽刺的来龙去脉,是作者因为身穿布衣而遭人无视后的切身感触,因而创作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只认衣冠不认人的社会现实。在实际生活里,重视衣冠是值得注意的事情,它的深层意思是重视个人表面形象,常言道“形象要走在能力的前面”,尽管不能仅从衣冠方面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品性,但它是呈现给外人的印象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形象或者说清爽的梳妆打扮是加分项,让外人对你的形象加分,更有甚者是某些场合的入场券,是进入他人心中的一道门槛,所以说,尽管只认衣冠不认人是讽刺性的说辞,但是人们对它还是要秉承理性的角度去看。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固然是用来调侃讽刺的,但是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我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寓旨人所处的位置决定脑袋的思维方式,同理来讲,眼睛长在屁股上亦是情有可原。我们不能只看到这首诗的讽刺意味,更要理解其客观现实性,不管是认衣冠,还是认靓丽的外表,这不能怪别人,更没必要讽刺人家,更多的只是人家为了更加高效的处理事情,而对于我们自身,赏析到这样的讽刺诗,不能只有看到它的讽刺意味,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更为全面的观念,将自身的外在形象提升,方能避免这些讽刺意味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
以上咏物诗,或许对于多数读者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贺知章歌咏柳树的《咏柳》,它主要价值是作为城市的景观用树,已经难以和古人心中的地位相提并论,故今天的人们权且当它是一首咏物诗。就今日的人们来说,《咏竹》诗,郑板桥的《竹石》及文映江的《咏针》,其实更有积极汲取的价值,《咏竹》和《竹石》都是歌咏竹子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是现代人应当汲取的,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放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咏针》这首诗要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它的确是讽刺“眼睛长在屁股上”的势利眼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客观理性认识社会现实,衣冠形象的确很重要,犹如人们所言的细节决定成败一般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