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常人的普遍理解是指装订成册印刷有语言文字的纸张集合体,即书籍著作等,是记录人类成就和文化知识的工具,人们获得知识的首要渠道,亦是人类交融感情、传承知识,获得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延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语言文字还未运用娴熟的古代,书不仅仅是书籍著作之意,它还有信件的含义,如杜甫名句“家书抵万金”及张籍诗句“欲作家书意万重”,还有抒发表达之意,与同音字“抒”具有相同的意义。赏析古诗词时,经常讲到创作者抒发表达内心的一种情感,而一些诗词中,作者在题目直接“书”,如杜甫诗作《旅夜书怀》,诗题中的书字,与抒同义,学习古文时,经常见识同音的通假字,其本质是古代语言尚且不是很丰富的缘故,为了丰富语言的意思表达,文化人逐渐创造同音字或使用同音字代指,或在简单字的基础上添加偏房或部首重新组成新字,达到丰富语言表达的功效。
书字,出现在诗句里,多是书信和书籍等意,其中表示书信最为常见,如前文所提及的外,尚有很多精彩诗句表示书信之意,如词人晏几道柔情之句“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及欧阳修所写的“渐行渐远渐无书”,表示为书籍本义的也较为常见,如劝诫人们勤读书名言警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创作诗词时应尽量避免重复用字及表示同样的意思,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创作《寄黄几复》便重复使用书字,不过它所表示的意思不尽相同,第一次用书字表示音信消息之意,第二次用则表示书籍著作之意。书字,也有出现在诗题中的,此时的书字多是抒发表达之意,如上文已提及的《旅夜书怀》和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它们皆以“书”为主旨,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在唐代,文人墨客为仕途发展,或为游历山河,或躲避灾祸,处于羁旅途中的现象较为常见,年近半百的杜甫,在朋友帮助下安居于成都草堂,然而随着好友的离世,也即失去了依靠,于是携带家眷离开成都而再次处于奔波途中,五言律诗《旅夜书怀》便是此背景下而作,大概同期他另有创作律诗名篇《登高》。诗题旅夜书怀,即是说在奔波的旅途夜里书写自己当时的意绪感受,在旅途中抒发心绪的诗歌极为常见,或许人在旅途中容易触景伤情,好比今人在旅游时看到美景时,会喜欢发朋友圈说说及发微博,记录当下的美好一般,有差异的是,今人们抒发情绪感受的散文,而诗人杜甫则是抒发胸臆的韵文古诗。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的这首律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是律诗的惯用手法,描写的景色是其乘舟时所看到的夜景,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桅杆的小舟停靠江边,星星垂向广袤的空旷平野,明月照射着奔流不息的江面,抒发的胸臆是说,杜甫自己仅仅是因为写文章好而富有名气,官职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免,漂泊的日子像什么呢,犹如天地间孤飞的沙鸥。诗的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写的景物宏大阔远,星垂好似天空里的满天星离作者很近,远方所看到的平野广袤无边,这样的夜景,只能见于几十年前少光污染的乡村夜里,唐代的人自是可见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奔流不息的江水,而如今只能通过探照灯照耀着江面,作者杜甫描写广阔平野、浩荡的江水、灿烂的星月,可想而知是为了衬托出旅途中的孤苦形象和颠沛流离的哀伤心情。诗的后两联契合诗题“书怀”的主旨,通过反问的形式说自己有点名声仅是因为文章好,而辞官却是因为年老病休,而实际想表达他的官休境遇,并非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受到排挤,突显诗人不能再为官的心中不平之意,同时预示着政治上的失意是他被迫漂泊的原因,最后两句则是表达官休之人犹如孤飞沙鸥般的凄凉境况,深刻的诠释出诗人内心漂泊无依无靠的感伤,天地一沙鸥,对于士族阶层的杜甫而言,倒是他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人生暮年还得继续颠沛流离。
书怀诗,确切的说是抒怀诗,几乎可以说但凡是诗皆有抒怀之意,而且大部分佳作是抒发心中不平之意,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如是,较杜甫晚一个世纪的杜牧直接以书怀为题创作一首七言绝句,亦是如此。杜牧在《书怀》说到,满眼望去的青山没有闲情游玩过,却发现镜子里的自己鬓发苍白,少时忙碌原想着到老便可轻松自在些许,哪曾想到人到中年才发现尘事缠身更多。杜牧这首书怀诗,算是道出身而为人的无可奈何,年轻时总想着努力拼搏多赚钱,以便中老年时可以轻松点,然而人至中年,事与愿违多是常态,案牍累身、怀才不遇、羁旅途中等境况时会感叹长恨此身非我有,好似被驱赶的马牛一般向前奔跑着,直到两鬓斑白却发现未曾好好欣赏沿路的风景。年轻时纵情声色的诗人杜牧,说没闲情看风景其实并不符合他的仕途履历,说没闲情欣赏风景,是借此抒发人至中年两鬓白发时因琐事缠身而无心欣赏风景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