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天的挣扎,风暴终于逐渐平息。舰队在风暴中遭受了重创,一艘大船的桅杆被折断,船身也出现了多处破损。
船员们疲惫不堪,但他们知道,不能在此停留太久,必须尽快修复船只,继续前行。
于是,舰队在一片相对平静的海域停靠下来。工匠们立刻开始对受损的船只进行抢修。
他们砍伐木材,制作新的桅杆,对船身的破损处进行修补。其他船员则在周围进行警戒,以防海盗或其他危险的出现。
在这个时期,船只的修复工作主要依靠工匠们的手工技艺和有限的工具。制作新的桅杆需要挑选合适的木材,然后进行加工、打磨和安装,这一过程耗时费力。
而对船身破损处的修补,则需要先将受损的木板拆除,再用新的木板进行替换,并用铁钉等固定,最后还需涂抹防水材料,以确保船身的密封性。
在修复船只的过程中,又遭遇了海盗的袭击。一群海盗乘坐着几艘小船,悄悄地靠近舰队。
当他们进入射程后,突然发动攻击。海盗们发射的火炮击中了一艘小船,小船顿时起火燃烧。
“还击!不要让他们靠近!”朱慈烺愤怒地命令道。
舰队的火炮纷纷开火,火铳手和弓箭手也向海盗们射击。海盗们虽然船只较小,但他们灵活机动,在海面上穿梭躲避着舰队的攻击,同时继续向舰队逼近。
护卫们手持武器,严阵以待。当海盗们靠近大船时,他们纷纷抛出挂钩,试图攀爬上船。护卫们用刀砍断挂钩,与爬上船舷的海盗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朱慈烺也亲自拿起武器,加入到战斗中。他挥舞着长剑,与一名海盗头目对峙。
海盗头目手持长刀,凶狠地向朱慈烺扑来。朱慈烺冷静地应对,他巧妙地躲避着海盗头目的攻击,然后看准时机,一剑刺中了海盗头目的手臂。海盗头目惨叫一声,手中的长刀掉落。
在护卫们的奋力抵抗下,海盗们最终被击退,但舰队也再次遭受了损失,一艘小船在战斗中被海盗击沉。17世纪的海盗活动在印度洋地区十分猖獗,许多海盗团伙在一些岛屿或沿海地区建立了据点,他们熟悉当地海域情况,常常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劫掠过往船只。
这些海盗的武器装备来源复杂,既有从其他船只上抢夺来的火炮、火铳等,也有一些自制的简陋武器。而当时商船队为了抵御海盗,不得不配备一定数量的武器和护卫人员,但在实际战斗中,由于海盗的灵活性和突然性,商船队往往也会遭受不小的损失。
经过这场战斗,舰队的士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朱慈烺深知必须鼓舞士气,他召集全体船员,说道:“兄弟们,我们此次前往澳大利亚,是为了大明的荣耀与未来。虽然我们遭遇了重重困难,但我们不能退缩。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抵达目的地。”
船员们听了朱慈烺的话,纷纷振作起来。他们加快了修复船只的速度,在短时间内使舰队基本恢复了航行能力。
继续前行的途中,舰队又遇到了新的挑战。由于之前的风暴和战斗,舰队偏离了预定航线。导航员们在茫茫大海中努力辨别方向,他们依靠星盘、罗盘等工具,结合天文观测和对海流的判断,试图重新找到正确的航线。
但由于当时的航海技术有限,导航工作极为困难,舰队在海上徘徊了数日,才逐渐回到了正确的航向上。在 17世纪,航海导航主要依靠星盘测量天体高度来确定纬度,而经度的确定则相对困难,直到后来航海钟的发明才逐渐改善了这一状况。
而且,星盘和罗盘的精度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磁场干扰等。此外,当时对海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海流的变化可能会使船只不知不觉地偏离航线,这使得航海者们在长途航行中常常面临迷失方向的危险。
在印度洋南部的海域,食物和淡水的储备也开始出现危机。由于航行时间超出预期,加上之前的一些损耗,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早已消耗殆尽,粮食也所剩不多。
淡水由于木桶的一些渗漏和日常消耗,也面临短缺。船员们不得不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每天只能领取少量的食物和淡水。许多船员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开始出现坏血病的症状,身体虚弱,牙龈出血,四肢无力。
朱慈烺心急如焚,他命令船员们在海上寻找可能的补给点。在那个时代,坏血病是航海者们的噩梦,由于长时间无法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人体缺乏维生素 C,导致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许多航海探险队都因坏血病而遭受重创,甚至全军覆没。
而寻找海上补给点也充满了不确定性,除了一些已知的岛屿外,大部分海域都是未知区域,能否找到补给点全凭运气。
幸运的是,舰队发现了一座无人的小岛。岛上有一些野生的水果和淡水泉。舰队立即停靠在小岛边,船员们纷纷上岸采集水果和补充淡水。
同时,他们还在岛上捕捉一些海鸟和小动物,以补充蛋白质。在小岛上停留了数日后,舰队的物资得到了一定的补充,船员们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
当舰队再次启航后,在一片暗礁密布的海域,尽管船员们小心翼翼地航行,一艘大船还是不幸触礁。
尖锐的礁石划破了船底,海水汹涌而入。船员们迅速组织起来,有的拼命排水,有的搬运物资,试图减轻船身重量并堵住漏洞。朱慈烺指挥着其他船只靠拢,准备救援。
然而,触礁造成的损伤过于严重,船身逐渐下沉,尽管众人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大船带着部分物资缓缓没入海中。
在 17世纪,航海船只缺乏有效的探测暗礁的设备,大多只能依靠瞭望员的肉眼观察和一些简单的水深测量工具,如铅锤等。一旦进入暗礁区,船只很容易触礁受损,而当时的船只修复技术对于严重的触礁损伤往往难以有效应对,这常常导致船只沉没和物资的巨大损失。
在历经了三个月的艰难航行后,舰队终于望见了澳大利亚大陆的轮廓。船员们欢呼雀跃,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朱慈烺望着远方的陆地,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的艰辛与磨难,此刻都化作了对未来的期待。
“终于到了,澳大利亚,我们来了。”朱慈烺喃喃自语道。
舰队缓缓驶向达尔文港附近的海域,准备在那里登陆,开启在澳大利亚的全新篇章。
他们知道,前方可能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已经不再害怕,因为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跨越了印度洋的重重险阻,来到了这片陌生而充满希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