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是一本以科学为主题的哥特式小说,据说群众反响不错,我打算在接下来的小说中融入‘科学’这一元素,并摈弃哥特式风格,以一种更符合大众口味的方式书写。”
约翰逊略有担忧的询问,“不再继续你目前已经成熟的风格吗?而且会不会流失掉《双城记》目前的读者?”
他更希望布莱恩能够依照稳妥的既定路线走下去,其中有来自他本就稳重保守的行事风格,也有查漏补缺的意思,就像是他和老泰勒一保守一激进,互相弥补取长补短,这才让报社发展壮大起来。
“首先我们不能把目光圈定在固定的一群人身上,而忽视其他人,对读者来说也同样如此,并且你为什么会觉得我写其他类型的小说就一定会丢失掉原来的读者呢?
虽然《双城记》引起了不少人共鸣,但他们并不总是激愤、悲伤的,他们平时也要工作也要生活,革命或许是某一个时代的主题,是人类社会从一个面翻转到另一个面的必然活动,但它绝不是占据人们生命全部的东西,他们也要吃饭,也要爱情,也要放松娱乐。”
安德森赞同极了,“无论布莱恩写出来什么,这只不过是一篇小说,人们会因为一篇小说而订阅卫报,那么就会因为另一篇继续订阅它。”
“说得好,所以你究竟要写什么内容?”米勒急忙道,他可是科学技术的忠实崇拜者,从听到布莱恩要写这方面的小说开始就表现得非常兴奋。
“这是三部关于人类上天,入地、下海的小说,目前先以《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历险记》《海底两万里》命名。”
“三部?!”
米勒等人异口同声惊叫,他们以为布莱恩能有一部小说的思路就算不错了,《双城记》写完这才多久?连载都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三人不觉惊叹,这时代少有像布莱恩这般才思敏捷、文如泉涌的作家。
“能提前透露一下你要写的内容吗?”米勒好奇不已,对于从未看过《弗兰肯斯坦》的他来说,这才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科幻题材的小说。
只见布莱恩摇头拒绝,面对其余人失望的表情,他也无可奈何,因为这几本小说不仅有关于崭新科学技术的畅想和描写,还有一些未来才出名的人物,他得想办法先把漏洞修改弥补好了,才能下笔。
预计这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好在科学部分解释不通还能用设想、做梦来解释,那些还未出现过的人物才是麻烦,有些涉及到故事线的他还要合理改动。
“最近我不会来报社这边,有事情让人到老宅找我,我需要开始构思接下来小说。”
对于布莱恩的要求,几人都没有拒绝,他们甚至恨不得现在就让布莱恩闭关写书,写不完就不许出来。布莱恩发现刚才还亲热和悦的气氛突然变了。
不是其他人之间,而是他们看自己的眼神,透着一股浓浓的嫌弃,就好像说“你怎么还在这里”“快走,别赖在这里了”。
作为拯救报社的大工程,报社真正的老板,布莱恩·泰勒发现在这一刻自己是有多么的不受欢迎,就好像不久前他们拥抱庆祝的场景都是一场幻想。
在几人目光的催促中,布莱恩不得不落荒而逃,此举引得外面庆祝的员工满脸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