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只是听说,杨大人在京营之中,弄了一块地方,带着一帮读书人,还有京营之中遴选的悍卒。
这块营地,平时戒严,一般人不能进入,其它就不知道了。”
“嗯,等京营裁汰之事做完,爱卿就去杨卿的哪里,做个副手!
到时候,你心中的疑问就会得到解答。”
“是,陛下。臣谢陛下隆恩!”
铁铉心中虽然听到了,皇帝对于现在杨士奇做的事情很重视。
但是从自己的知识储备当中,没有找到这种领兵方式。
铁铉不解的是,这样以来,这个军队的凝聚力从哪里来?
虽然他从来没有领过兵,但是对于军队的能力,还是有所了解的。
一个军队的军魂很重要,军队之中所有的士兵足够团结,足够拼命,那么这就算是一个精锐之师了。
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在裁军过程中避免引发诸藩的不满和反弹,确保朝局的稳定。
朱允炆听到铁铉对于京营改革的观点,他作为五军都督府的人,算是一个军队之人了。
他这样的官员都对京营改革的动作,不理解,那么其它非军队的这些官员呢?
他突然意识到,虽然自己裁军的举动已经表明了对于削减藩王权力的决心,但是仅仅这样还不足以彻底消除那些潜在的威胁。
那些提出削藩之人并未受到应有的惩处,这种情形自然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猜疑。
在此之前,朱允炆一直认为自己的手段已经足够巧妙,他原本是想将二人当做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藩王的头顶,以此警示众人。
然而现在他才明白,这种既想当又想立的做法,反而让人觉得他的手段过于幼稚,甚至会让藩王们误会。
现在或许应该在藩王之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也需要一个沟通的桥梁,毕竟自己不是洪武帝。
或许应该在藩王之中,选出一个宗正之人了。
自从亲王死去之后,大明朝的宗正,到现在都没有定下。
“陛下,这是臣的本分,臣所说只是自己的见解,能给陛下带来启示,臣已是欣喜万分。”
铁铉的话打断了,朱允炆的思考,拉到了现实。
朱允炆看着铁铉那张黑脸,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打趣道:
“哈哈,有趣。想不到你铁鼎石也会拍马屁?”
铁铉闻言,脸上露出尴尬之色,他讪讪地笑道:
“陛下说笑了,臣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朱允炆见铁铉窘迫的样子,也不再打趣他,而是正色问道:
“不知爱卿对此案有何看法?”
铁铉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陛下,自蓝玉案之后,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京营中的贪污现象却愈发严重。
这些人视军法、国法如无物,胆大妄为,实在令人愤慨。
臣认为,对于此类事件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朱允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铁铉的看法。
“是啊,太祖肃贪时杀伐果断,然而这些血腥的手段却未能起到长久的震慑作用。
如今军营如此,难道文官那边就会干净么?
爱卿,朕常常在想,该如何才能有效防范贪污不法之事呢?”
铁铉闻言,沉思片刻后回答道:
“陛下,臣也以为,强力的铁血镇压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实乃是钢折易断。
臣曾对此事有过一番思考,但觉得自己的想法还不够成熟。
臣想使用一个长治久安的机制,能彻底的解决这件事情。
请陛下容臣再思量一番,待成熟之后,再向陛下禀报。”
朱允炆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鼓励道:
“爱卿不必急于求成,此事关系重大,需要深思熟虑。
朕等着你的金玉良言,等你想好了之后,直接交给朴不用便是。
如果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朕想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盛世场景。”
朱允炆的话让铁铉的心中激荡不已,这话题也算是一个千古难题了。
大殿之中君臣二人,就这样沉默着,思考着这样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