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安禄山一方面尽力拉拢安思顺,即便不能为其所用,但也希望安思顺可以两不相帮,坐看安禄山和大唐二虎相争。最起码,要让朝廷和世人认为,他两个安姓胡人是一家人!
而另一方面,安禄山也在积极布置各种后手,串联被安思顺征讨的草原各部。待到安禄山起兵之时,众游牧部落一起攻略朔方各城。届时,安思顺即便有心对付安禄山,却也要先分兵抵抗南下的草原骑兵。
这个时代的军队,在战争时对异族袭扰成性,烧杀抢掠都是家常便饭,而骑兵消耗的粮草物资,多要靠行军路上就近补给。
朔方军霸道惯了,安思顺大军北征,沿途定有不少部落遭了殃。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安思顺北征的赫赫武功之下,有多少游牧部落深受其害,就会和多少部落结下深仇大恨。
李俊心想:安禄山的部下和阿思布发生冲突,却让安思顺率军征讨,好一招祸水东引的毒计!
进入草原深处,草地也开始渐渐稀疏。众人时常会见到些零星的沙地,老兵说,就快要到北方的大漠戈壁了。
部落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从刚开始的一天会遇到三四个部落,到现在,一天最多能遇到一个部落。
就在李俊出兵第十二天晚上,落脚的部落告诉他们,就在四天前,他们要找的商队刚刚经过这里,又继续北上了。
第二天一早,老兵的伙长跟李俊说,据他多年在草原行走的经验,他们当晚肯定要在野外安营扎寨了。因为再往前走,会出现一个岔路口。
左侧一条路通向西北,经过大漠通往回鹘人的地界。右侧一条路通向东北,最终会通向契丹人和蒙兀室韦的地界。
所以,为了顺利摸清卢平商队前进的方向,六个老兵会在岔路口分兵,朝两个方向快马斥候。
顺利的话,最多两天可以摸到商队的所在。
所以,从现在起直到岔路口的露营地,少戎军的少年们,就要自己照顾自己了。
其实十多天的路程走下来,李俊他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在草原部落过夜的时候,吃饭、饮水、休息、轮岗、放哨该如何安排;再比如,路上遇到下雨的时候,怎么寻找合适的营地,营地又该如何布置;又比如,有些同伴水土不服,吃坏肚子了该怎么照料;还有比如,路上遇到小股的匪徒和狼群,又该如何应对。
这一行下来,和老兵们相比,李俊承认,自己的小队仍然是稚嫩的雏儿。但与出发前的少戎军相比,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李俊自信,真遇上小股的敌人,凭借着他们三个伙的队伍,是有一战之力的!
日头快要落山的时候,老兵所说的岔路口到了。
只有常年在草原上行走的人,才能认得出来,草原上所谓的路和岔路是个什么东西。
和内地的道路不同,草原上的路其实更多是一种痕迹。确切的来说,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相对密集的羊粪、马粪和起落帐篷时留下的印记,以及牛粪被人从草地上扒起来时,留下来一个个类圆形印迹。
对一个没有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人来说,牧人所说的路和路口,寻常人是根本注意不到的。
所以,深入草原,没有长期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或向导的指引,无论是大队的骑兵还是小股的商队,都极容易迷路,进而迷失在茫茫大草原之中。
如果不幸偏离目标,想要再绕回原定目的地,动辄绕行几百上千里路都不稀奇。
如果遇到了断水、断粮,那么人和马就会生病;如果遇到了暴雨和冰雹,物资就会受损,马的蹄子会被泡坏;再严重点遇到马匪和狼群,几十人的商队,顷刻之间,就被獠牙和利刃撕个粉碎。
所以,在草原的深处,汉人商队能用一大块砖茶,换来游牧部落的好几只羊,就是因为茶马之路自古以来风险极大,是一条用人命和银子堆出来的带血的商路。
而丰州城之所以商业兴盛,就是因为,一旦从这里出发,就意味着马上就能进入了草原了。
丰州城周边的草场和耕地,大多归边塞驻军和本地豪富所有。所以,丰州城内多的就是,敢在刀口上舔血的失地牧民,和退伍老兵组成的帮派。这些人会收取不菲的费用,给来往于草原和边塞的商队,提供向导和护卫的服务。虽然挣钱不少,但若是遇到了大股马匪的袭扰,照样会把小命给丢了。
对于草原部落来说,如果遇到大军征战,部落内的粮草和牲畜被军队强行征用了,就只能想办法,从别的部落和商队身上抢回来。
虽然,草原各族默认轻易不碰商队,甚至在很多时候,还会主动为商队提供向导、帮助和护卫。
但人的天性注定了,一旦走投无路,注定会走上烧杀抢掠的路子。而烧杀抢掠的恶行是会上瘾的,轻易不会收手的。
所以对有些商队来说,前一年去交易的部落还是好朋友,但是第二年的时候,这个部落不幸因天灾人祸受难了,这个部落就变成举起屠刀的马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