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抱的山谷之中,一座临时搭设而成的大帐矗立其间,此处正是大汉中军的所在。
大帐之中,主簿杨戏眉头紧锁,满脸忧色,他手中拿着一份文书。
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意,向费祎问道:“费司马,司马懿率马步军十万,如影随形,步步紧逼,我等如今该如何是好啊?”
司马费祎正在神色平静的批阅文书,只是微微抬眼,淡然说道:“山谷狭长逼仄,敌军兵马虽多,却难以完全展开阵型。
况且有长史与护军亲自负责断后之事,他们率领擅长山地作战的中虎步兵列阵徐徐后退。
司马懿即便兵力强盛,也奈何不了我们。”
这时,丞相府记事兼谒者霍弋也开口问道:“我听闻征西大将军魏延正沿着大军行进路线,逐个拜访军中各位将领。
依此情形推测,恐怕接下来便要到咱们中军了。
如今长史不在此处,不知司马您打算如何应对?”
费祎原本正专注于查看手中的文书,听到霍弋之言,动作猛地一顿,缓缓抬起头来。
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紧皱成一团,目光深邃而凝重,深深地看向霍弋。
霍弋虽身兼丞相府记事之职,可实际上还担负着谒者的重要使命。
更为关键的是,霍弋自幼便在刘备府上与刘禅一同成长,彼此情谊深厚。
比费祎这种半路出身的太子舍人,要亲近的多。
从另外的意义上来说,霍弋实则是天子刘禅安插在军中的眼线,亦或是暗中行使监军之责。
只不过刘禅顾虑诸多,不敢明目张胆地派遣监军,便以派人前来学习军务的名义。
对于刘禅背后隐藏的小心思,诸葛亮生前并未过多在意,便让霍弋在丞相府担任记事一职。
虽然官职不显,但却能接触到很多核心信息。
诸葛亮以此来向刘禅表示自己忠心耿耿。
虽然执掌大汉权势,但一心只为大汉大业,问心无愧,光明磊落。
然而此刻丞相已然离世,费祎却无法像诸葛亮那般洒脱,心中不得不对霍弋的身份与目的多有考量。
费祎沉思良久,心中权衡利弊之后,方才说道:“大汉的权柄,归根结底握于天子之手。
杨长史既已遵奉丞相遗命,率领大军返回成都,在尚未接到天子明确任命之前,我等自然应当听从长史之令行事。
如今征西大将军魏延自恃功勋卓著,妄图僭越丞相府的权威。
如此行径,某等断不能听从其号令。
当下唯有将此事上报给长史,再由长史向天子上书禀明情况,一切皆由天子圣裁。”
霍弋听闻此言,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就在此时,忽然有亲兵匆匆来报,说是昭武中郎将军胡济前来拜会。
闻言,费祎顿时满脸疑惑之色,心中暗自思忖:胡济此来所为何事?
霍弋不动声色,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杨戏却是面露担忧之情,低声说道:“按常理而言,以南郑侯魏延的行程速度,此刻应该正在拜访胡公才是。
难道他真的听从了南郑侯的指令……”
费祎立刻打断他的话,斩钉截铁地说道:“绝无可能,胡公乃是真正的士人儒士。
心怀忠义,饱读诗书,知晓礼仪,怎会轻易听从南郑侯魏延那等武夫的命令。
依我看,胡公此来,极有可能是因顾及南阳人的情面,不便与魏延直接冲突,故而前来躲避魏延罢了。”
杨戏听了费祎的分析,缓缓点头,觉得颇有道理。
霍弋也在一旁深以为然,开口说道:“胡公与丞相乃是多年老友,情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