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不用值班。
刘文斌便闷在宿舍,继续埋头奋笔疾书,一直写到傍晚,刘镇云再次找上门来。
恰好他也将整篇故事创作完成。
刘镇云这回找上门来。
纯粹就是上午没能看完故事结尾,专程跑了来了结心事来的。
“妈诶,妈诶!”
痛痛快快看完整篇故事之余。
刘镇云这下是彻底舒爽了。
他接连夸张惊呼,抓住刘文斌两条臂膀使劲猛摇,“文斌,你小子才是天生就该吃作家这碗饭的人,真的真的,和你小子一比较,我这个燕大中文系大二在校生,简直该找根吊绳,再给自个儿找棵歪脖树,直接给挂上面……”
眼看前世老友再三受自己刺激。
刘文斌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他也很清楚知道。
刘镇云这老小子,别看此刻表露出如此抓狂样子,其实都是丑人多作怪的内心独白戏。
什么找根吊绳自挂歪脖树这种话。
真要是信了他的邪,保不齐一准儿要被他开心反嘲一番。
所以他的反应就很直接了。
立马就在宿舍里假意四下翻找了起来。
“文斌,你在找什么?”
“啊?找吊绳呀,朋友有需求,我这不得及时响应的么,不然不显得我太没良心了点吗?”
“嘿,去去去,你才要找歪脖树上吊。”
“哈哈,镇云兄,我这稿子也写成了,现在就是犯愁,要怎么着才能尽快让稿子发表,你给参谋参谋,我该怎么投稿,才能在最短时间里,让作品刊印闻世?”
刘文斌这话还真是在用心请教了。
还是那句话,钟家留给他的反应时间不多。
想要不被动承受上辈子的窝囊气,干净了当地能跟钟秀萍摊了牌。
只凭借在迎新晚会上献唱一曲《十五的月亮》。
其实一丁点儿也不保险。
上台献唱还比较容易操作一些。
可是,想在杂志上,最快速度发表《高考1977》这篇小说,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原本设想的路数,无非就是明后天找机会,直接找上门,看是找《人民文学》,又或是《燕京文艺》这两家影响力最大的杂志社。
刘镇云也明白他的迫切心理。
立刻也帮着给分析起直接找上门投稿的利弊。
然后便得出一个结果,这样子投稿,绝对弊大过利,很容易给杂志社老编们,留下不守规矩的恶劣印象。
毕竟说句实在话。
这篇《高考1977》在故事趣味性各方面,的确堪称一篇精彩绝伦之作,绝对能有让人按捺不住一口气读完的冲动。
但抛开这些,似乎故事在艺术性成就方面,就显得多少太过于薄弱了点。
毕竟这年代还没有什么爽文小说概念。
刘文斌的创作思路,就是在炮制一桶进影院吃的爆米花。
压根就没思考过,写一篇小说出来,还要顺带承载所谓的教育人心意义所在。
而这正是他对所谓的伤痕文学作品套路的改良。
过去的特殊几年里,哪儿就处处皆是不堪苦难,广大农村的生产劳动生活,怎么着就成为水深火热的苦海死水了?
农村生活,的确普遍艰苦、穷困了些。